新聞消息

太陽能電板下養健康白蝦 「漁電共生」售電兼賣蝦

白蝦是目前國際上最重要且發展最迅速的海水養殖蝦類,台灣引進後近年卻飽受病害之苦,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與畜衛所合作,建立一貫化的白蝦生物安全防疫養殖管理模式,除將成果落實產業應用外,首度嘗試結合太陽能光電設施,輔導向陽農業生技公司屏東枋寮場利用太陽能溫室飼養白蝦,今年2月放養的蝦苗,現已達種蝦規格的大蝦,成功開創「漁電共生」創新養殖模式,為業者創造額外收入。 向陽公司為促進國內白蝦養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今天在農委會見證下,將1萬2000尾SPF(無特定病原、specific pathogen free)大白蝦贈予2家SPF白蝦繁殖場作為繁殖用種蝦,以具體行動支持生物安全防疫概念。 農委會說,3家業者都是畜衛所與水試所共同輔導的SPF繁、養殖場,向陽公司是去年甫進駐水試所育成中心的水產養殖產業新秀,在水試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輔導下,利用自行建構的太陽能溫室,建立SPF白蝦養殖環境與培育技術,東港中心提供的SPF蝦苗在今年2月首次放養,如今已達每公斤15尾種蝦規格的大蝦,並經畜衛所檢驗合格。 水試所說,白蝦2017年全球產量達497萬公噸,佔所有養殖蝦類總產量600萬公噸的83%,台灣於1985年引進,自1998年後才逐具規模,並發展出以虱目魚或鱸魚為主、白蝦為輔的獨特魚蝦混養模式,最高年產量曾達1萬3500公噸,但近2年因病害嚴重,2018年產量減至7979公噸;水試所和畜衛所合作,建立從種蝦培育到成蝦養殖一貫化白蝦生物安全防疫的單養管理模式,已可確保一年3期養殖,每平方公尺年產量可達10公斤以上,存活率超過8成。 農委會為解決白蝦養殖產業結構問題並協助國內業者建立防疫型生產模式,由水試所、畜衛所、台灣海洋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及屏東科技大學共同執行「白蝦繁養殖產業技術輔導」計畫,今年上半年辦理27場次觀摩會,除提供業者客製化輔導及養殖問題解決方案,將科研成果落實於產業應用外,也藉以建立示範場域,期望能夠由點而面,全方位帶動白蝦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東港生技研究中心主任吳豐成說,向陽公司於2017年起與水試所合作進行太陽能光電應用於文蛤養殖試驗,2019年養殖對象擴展至白蝦,並技轉水試所的高產能SPF白蝦繁殖技術,目前已成功建構結合太陽能光電的設施化室內SPF白蝦養殖場,並順利育成SPF成蝦;未來若能進一步結合光電設施,除可創造更多元的創新養殖模式外,也可為養殖業者帶來額外的收入,可謂一舉數得。 本新聞轉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27/4690142

杜絕農地濫種電 7月底推新制改由中央把關

農地變更地目改種光電案件頻傳,為了杜絕縣市浮濫開放農地種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宣布,未來須經農委會同意,相關規範正在著手修訂,預估7月底前實施。 政府推行「2025非核家園」,綠能在2025年要達到總發電量20%,各部會展開配合,農委會也不例外。但是今年以來,多家媒體報導數個地方縣市陸續出現農地變更地目改種光電,引發各界憂心會毀農。 農委會今天召開臨時記者會說明對策。陳吉仲說,農業部門的發電主力為屋頂型,合計在1.5萬多個畜牧場及集貨包裝場的屋頂架設光電設施,共可發電4GW;而非來自農地種電,並要防範在農地濫種電。 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蔡昇甫說明,農地發展光電,現行有兩種方式,包含變更地目及申請容許,媒體報導披露的是苗栗、台南、屏東、台東、花蓮有類似作為,農地流失,引發各界憂心。 他並說,農委會已著手修正「農業主管機關同意農業用地變更使用審查作業要點」,預計7月底前上路,新制規定地方政府審查「2到30公頃」農地變更須經農委會同意、「2公頃以下」農地變更也必須遵照中央政府規定辦理,一舉將把關門檻拉高,藉此防範農地濫種電。 企劃處補充,目前農地變更發展光電的審查案件共計4種規模。 一、「30公頃以上」農地變更經農委會審查同意後,送中央區委會審查,此類皆由中央政府把關,因此維持現制、不變。 二、「2到30公頃」農地變更,目前是經由地方農業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後,送地方區委會審查。新制將規定,地方農業主管機關必須將案件送農委會同意後,才能走下一步流程,不同意就不能變更。 三、「2公頃以下」農地變更,目前是經地方農業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後,送地方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新制將規定「除被其他用地包圍、夾雜之零星農業用地始得變更外35,一律不予同意變更使用」。 蔡昇甫說,也就是說,只有這塊地的三方或四方被其他用地包圍,例如被工廠等用地包圍,農地反而只是一小部分時,這種農地才能變更;且此定義的審查已經之有年,無模糊地帶,可以確保地方政府照規定審查。 四、至於「660平方公尺以下」農地作非農業容許用途,目前是要經地方農業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後,送地方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未來將取消。 農委會彙整新制上路前,地方政府近2年多審查通過已核准農地種電的面積432公頃,審查中的有1713公頃,將不會適用新制。 本新聞轉自: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7070353.aspx

推動漁電共生不滅漁 農委會估近2成魚塭適用

農委會推動漁電共生引來環保團體擔憂滅漁,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強調,光電設施僅能覆蓋漁塭4成,不會滅漁。農委會盤點全台共 7985 公頃魚塭可架設光電板,可發電3. 2GW 。 農委會統計,目前全台魚塭面積約4萬公頃。漁電共生案件已申請6件(台南5件、嘉義1件),面積 663 公頃。在排除鳥類棲息、生態敏感地區之後,農委會企劃處盤點養殖漁業適合漁電共生面積計 7985 公頃。 政府推行「 2025 非核家園」,綠能在 2025 年要達到總發電量 20 %,各部會展開配合,農委會也不例外。但是環保團體憂心在魚塭上架光電設施會滅漁,農委會今天召開臨時記者會,陳吉仲出面強調不會滅漁。 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補充,漁電共生必須地主跟養殖業者是同一人,或者並非同一人但雙方都須同意,才能申請架設光電,而且依照規定,覆蓋率在4成以下,不會影響產量,所以不會滅漁。 他說,申請架設光電設施的魚塭沒有最小面積規定,因為都是有養殖登記證的業者,面積規模都不小,而且產量必須達到回推前3年平均產量的7成以上,否則會撤銷架設光電設施的許可。 他並說,還有3大好處,一、光電設施可隔熱、擋寒風,對養殖條件反而是正面作用。二、光電業者跟養殖業者可以攜手推行水產做產銷履歷、品牌行銷。三、因為多了發電收入,養殖業者的租金可降低,地主收入可增加。 農委會漁業署將漁電共生專案計畫審查作業要點,要求地方政府提送專案計畫前,須依據經濟部「太陽光電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先完成環境及社會檢核議題辨認,並評估具可行性後,再送漁業署辦理審查,未來也會查核對於養殖生產及生態環境影響,落實追蹤及查核。 本新聞轉自:https://taronews.tw/2020/07/07/667564/

砍樹種電?農委會闢謠 推綠能加值

針對近來各界對農業綠能發展的疑慮,農委會特別開記者會闢謠,澄清絕無砍樹種電、魚塭種電滅漁,而是在不影響農漁民權益下,以農業為本、綠能加值的方式,優先推動屋頂型畜電共生,並逐步發展地面型漁電共生,讓農業與綠能共存共榮。 農委會特別澄清,外界關心台糖公司在嘉義、台南和屏東提出的綠能專案計畫,皆已在3月底退還申請案,針對平地造林政策後續處理原則,未來也將由林務局,在2個月內組成工作團隊進行調查,另外也會以養殖為根本,發電作為加值,絕對不會滅漁,未來太陽光電設置後,對於養殖生產及生態環境影響,會落實追蹤及查核,在農地變更光電上,更會嚴格把關。 本新聞轉自:https://reurl.cc/GVMRyZ

目標「連歐巴桑也聽得懂」 新北庶民發電巡迴講師團成軍

去年3月成立的新北第一家公民電廠合作社「庶民發電社區學習合作社」,3日於國定古蹟蘆洲李宅舉辦社慶活動,一年多來已完成兩個公民電廠,第三個案場也已進入規劃。為了分享寶貴的實務經驗,並推廣公民電廠概念,合作社自行培訓社員成為講師,成立「庶民發電社區巡迴講師團」。講師團於活動中正式成軍,並由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現場授與「成軍團旗」,期望讓更多民眾認識再生能源、瞭解如何參與。 發展地面光電路難行 屋頂型光電可能成綠電出口 庶民發電合作社雖然僅成立一年多,但成績斐然,至今已在林口、宜蘭完成兩個公民電廠,正式掛表售電,第三個案場也在規劃中,將落腳蘆洲區鷺江國小,預計規劃成為綠能教育園區。今天社慶活動也捐贈兩塊太陽能板給李宅即發即用,一起推動「自發自用、能源新生活運動」。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於活動中致詞,對未來公民電廠政策提出三點指示:「希望台電思考饋線資源的優先順序,鼓勵民間參與,公民電廠饋線的優先順序應該提前;融資環境也應支持民間發展,讓合作社有更好的發展環境;另外應簡化地方政府各項申請程序,統一窗口,讓民眾可以獲得想要的資訊與支持。」 對合作社的發展,立委洪申翰興奮表示,在公民發電這方面,近年民間已漸漸建立重要的學習網絡,而合作社與蘆荻社大勢必將為這個網絡注入寶貴的實務經驗。他也提到,近幾年地面光電面臨很多衝突,因此屋頂型光電的發展將是另一個出口。 說到「連歐巴桑都聽得懂」 巡迴講師團立志把能源概念帶給民眾 合作社的發展契機,來自蘆荻社大2015年推動「節電式預算」的經驗。為了不讓「節電」停步於政令宣導,當時社大嘗試走進民眾生活,邀請大家提出生活中的節電方案,卻意外在居民身上看見更大的可能性。之後,為了讓學員更親近節能減碳概念,社大安排一系列能源之旅,讓知識摸得到、看得到,也促成了庶民發電合作社。 甫成立的巡迴講師團由社員組成,講師大部份於五年前便開始參與,教案與分享內容並非由合作社統一規劃,而是根據講師自身學習經驗與專長,規劃出獨一無二的課程。 平時是居家清潔人員的講師黃彩玉表示,自己一直都認同環保理念,身邊卻很難遇到有共鳴的人,參與社大後才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如今身為巡迴講師,她計劃從自己什麼都不懂,到如今參與公民發電的心路歷程出發,用分享自身學習經驗的方式,希望更多人加入公民參與的行列。 另一組講師王麗卿及詹玉鳳則組成「歐巴桑雙人組」,自編短劇,發揮巧思用肢體表演帶領民眾認識太陽能發電。王麗卿說,認識這些發電知識後,才知道台灣的能源幾乎都靠進口,以前總把「電」當成理所當然,現在她很努力讓身邊親友明白節能的重要,雙人組設計的課程就是希望用最淺顯的語言,說到「連歐巴桑也聽得懂」,把對能源的意識帶到民眾的視野中。 合作社成員來自各行各業 「動手做」精神讓電廠夢實現 蘆荻社大社區中心執行長兼合作社理事莊妙慈表示,三蘆地區人口組成中,勞工佔多數,而合作社的成員便是來自這些各行各業,「動手做」即是他們的生活常態。就因如此,社員發現只要發揮自己所熟悉的能力,就可以為社會做一件好事,所以才會如此熱衷,讓電廠夢得以實現。 講師團成立後的第一役,是從7月開始舉辦的新北能源社區巡迴講座,一共10場,時間地點將公佈於「庶民發電合作社」臉書,後續也歡迎各界前來申請講師出講,把能源知識推廣給更多民眾。   本新聞轉自:https://e-info.org.tw/node/225456

〈台電記者會〉太陽能占總發電量逾5% 將成常態

台電今 (29) 日召開記者會,董事長楊偉甫表示,台電目前仍以燃煤、燃氣為主要發電來源,隨著能源轉型、推動再生能源發電計畫,近期太陽光電發電量皆維持在 200 萬瓩之上,約占整體發電量 5.4%,大型案廠陸續開出,太陽能發電比重將可穩定成長。 據了解,台電去年太陽能發電量平均落在 170-180 萬瓩,隨著案廠開出、太陽光日照充足,今年發電量已突破 200 萬瓩,且可望維持常態,以總發電量 3700 萬瓩計算,太陽光電發電量占比已提升至 5% 以上。 根據經濟部日前提出太陽光電兩年推動計畫,去年、今年將分別新增 150 萬瓩、220 萬瓩,累計到今年太陽能裝置量可望提升至 650 萬瓩,可望在明年核二廠一號機除役後,順勢接手供電。 除推動再生能源計畫外,楊偉甫指出,台電燃氣發電量也超過燃煤發電量,去年全年用煤量低於 1260 萬噸,今年也不會超過這個標準,至於近期極具爭議的中火,目前調度原則為夏季尖峰最多 9 部機組上線,冬季空汙季則最多 7-8 部機組上線。   本新聞轉自: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00349

壞農地結合太陽能變綠金 力晹源能源屏東佳冬創奇蹟

屏東縣東港、林邊、佳冬、枋寮4鄉鎮,沿海土地嚴重地層下陷,不利耕作,造成農業欠收或土地荒廢。屏東縣政府為活化利用成立全國第一個綠能平台,在地層下陷地推動太陽能光電;配合廠商力晹能源公司歷時2年和上千地主溝通,租下250公頃農地,今天上午在佳冬鄉新埔段舉行99MW(百萬瓦)太陽能光電場動工儀式,宣示將深耕屏東,創造地主、業者、政府、全民與綠能的「五贏」目標,打造屏東為台灣太陽能光電的綠能王國。 力暘能源公司董事長黃志文說,力暘將以佳冬鄉本案作為領先模範案例,預計3年內累計建置完成300MW的太陽能光電場,將打造屏東縣為全台第一的綠能王國;發展太陽能的最大挑戰,就是取得地主信任,力暘能源動作積極與地主溝通,以每甲土地年租金40萬承租,簽約20年,為農民地主增加經濟收益,二年來的努力,有超過1000位的地主,總計250多甲的土地出租給力暘。 屏東縣長潘孟安今天上午出席力暘太陽能光電場動土典禮,對於業者要承租到土地,過程十分繁雜,他盛讚力暘能夠以民間企業力量,鍥而不捨與地主溝通,取得超過1000名地主認同,其用心令人敬佩。 感謝地主的信任,昨晚力暘在佳冬舉辦感恩千人晚宴,現場邀請劉福助與張秀卿歌唱助陣,還有煙火秀,讓參加的地主倍感溫馨與榮耀,參與力暘的太陽能計畫,不但增加經濟收益,並能成為國家綠能發展政策的一份子。黃志文說,力暘在太陽能光電技術專上極為突出,同時掌握前端開發與後端技術能力,目前籌設光電許可之容量大於130MW,更超過其他業者。 他說,此次推動99MW太陽能光電場,攜手策略合作夥伴中租迪和投入合作地面型電場外,科技大廠士林電機、友達與富士康等協力廠商共同合作,預定明年6月底全數完工,每年將為屏東創造約1.35億度發電總量。 本新聞轉自: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4654403

全台最大漁電共生案!大同引進2大日商 開發台南七股太陽能電廠

大同表示,此太陽能電廠第1期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建置,總容量約為85MW,這是大同迄今所投資單一最大容量的太陽能電廠,也是全國已取得同意備案的專案中,規模最大的漁電共生案。 股權交易完成後,大同將整合集團力量承接本案的升壓站工程及維運服務,預計2021年可完成所有工程建置,併網發電。此案每年發電量超過1.8億度,將能減少排碳量超過10萬公噸,相當於26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量。 大同指出,台南擁有極佳的日照條件,是非常適合發展太陽能發電的場域。志光能源為兼顧環境永續與發展綠電,所規劃建置的太陽能電廠除了依環境需求設計,並與漁民充分溝通,加高棚架、預留走道,並可在漁場架設智慧監控系統,協助漁民了解並改善養殖狀況,增加漁獲,希望讓漁民、地主、營運商、當地政府等都能在此案獲益,創造多贏。 大同所引進的策略性投資人双日株式會社為日本6大商社之1,四國電力則為日本10大電力公司之1,主要從事發電、輸電、配電和銷售電力,擁有水力、火力、核能、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等實績。 2家日商已在智利 Huatacondo 合作投資98MW太陽能案場,也共同參與雲林離岸風電640MW投資案,具備國際大型案場建置、管理經驗以及專案融資能力。大同在太陽能電廠亦有堅強實績,累計超過800個案場,併網發電容量已超過140MW。 大同從傳統的電力設備、大型變電站、水力發電廠到太陽能建置都有豐富經驗。本案場大同重電部門會自建變電站,是台灣太陽能業者唯一同時具有自建太陽能電廠與變電站的公司。電力自由化後,會在智慧電網、能源管理、儲能系統及電力調度管理等持續投入,扎根台灣市場,未來亦將結合策略合作夥伴到國際市場,開發更多新的商機。 本新聞轉自: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00622/DAXXQSFJLCGMR36TTSPSBUPFG4/

發展離岸及恆春半島落山風力發電 潘孟安:台電評估中

屏東縣長潘孟安今天答詢議員有關綠能產業發展現況時,認為恆春半島的落山風具有開發陸域風力發電潛力,佳冬及林邊沿海地區也適合作為離岸風力發電場域,縣府已委託台電進行評估,並將向經濟部爭取善用屏東自然條件發展綠能。 屏東縣發展綠能出現「砍樹種電」爭議及校園架設太陽能板影響學童活動空間等亂象,引發議員關切,潘孟安在答覆議員時,認為屏東推動種電應以林邊、佳冬及枋寮鄉等地層下陷區不利耕作地為優先,活化利用還能讓土地休養生息,縣府將加強輔導,減少亂象。 潘孟安還說,除了地面型的太陽能光電設施外,恆春半島的落山風也非常適合發展陸域風力發電,林邊及佳冬沿海地區的風場也具有開發離岸風力的潛力,台電已著手評估,也希望能有業者投資,帶動屏東綠電產業發展。 本新聞轉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196240

屏東惡地種電變金雞母 寶晶能源人才培訓在地化

屏東縣政府針對轄內地層下陷區及不利耕作區推動太陽光電計劃,以 800MW 發電容量為目標,由寶佳集團與前國際票券總經理蔡佳晋合作成立寶晶能源,獲遴選合格專案輔導廠商,預計3年內在屏東縣林邊鄉、枋寮鄉等鄉鎮建置 300MW 以上太陽光電電廠;寶晶能源為養成屏東在地太陽光電維運專才,11日將與屏東高工簽訂合作備忘錄,啟動太陽光電人才培育計畫,由寶晶能源機電及土木工程專業人員協助培訓, 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表示,台灣有98%能源仰賴進口,發展太陽光電既是能源轉型的趨勢也是產業發展契機,讓台灣提升能源自主;屏東林邊案場第1期即將完工商轉,目前就需要開始培育運維人才,代表寶晶能源用心長精深耕屏東;屏東高工辦學精神與績效受肯定,榮幸雙方進行產學合作,配合寶晶能源屏東300MW 電廠完工時程,成為全台第一個落實太陽光電建造、營運與維修人才在地培育的產學合作計畫。 他說,藉由屏東縣政府推動100%綠電城市的目標, 寶晶能源以永續經營、在地回饋理念,預計在2022 年達到 300MW完工商轉;透過整合集團資源投入屏東在地太陽光電人才培育計畫,以專業訓 練屏東學生有關太陽光電跨領域整合技術,學生畢業後即進入寶晶能源就業,表現優異者有機會直接留任;寶晶能源也持續精進企業內部人才訓練和發展制度,希望配合這次徵才計畫讓屏東在地學子充分發揮潛 能提早進入綠能產業卡位,開拓自己的職涯藍海。 本新聞轉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27/462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