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wecc@gmail.com

About coc.wecc@gmail.com

This author coc.wecc@gmail.com has created 360 entries.

「距離20公尺就回到環境溫度!」 太陽能光電板是否會導致熱島效應,效能、地點是關鍵!

▲地面型太陽光電通常設置在空曠且散熱良好的郊區,不易形成熱島效應。圖為彰濱太陽光電場示意圖。台電提供 太陽光電是否造成熱島效應,經濟部能源署組長林文信指出,熱島效應是發生在很大尺度、很大範圍的事,若是在都市屋頂設光電板,反而有助減緩都市熱島效應。 林文信也說明,經工研院實地量測,一般來說,地面型光電板本身在日間因太陽照射,當然會與一般地面一樣會有溫度,但在距離光電板20公尺的位置,就會回到環境溫度,光電板下方溫度反而會比較低。 這與光電板效能高低有關。學者陳正平分析,低效能太陽能板,因轉換為電能比率較低,轉為熱能加熱地表比率較高,易造成光電熱島效應;反之,高效能太陽能板轉換電能比率較高,反有機會造成光電「冷」島效應。 此外,設置地點也是關鍵。學者林子平也分析,地面型光電因光電板、支架、地面都是人工材料,會比自然地表吸收更多熱量,釋放出較多熱輻射,使周圍氣溫微幅上升,但通常光電板常設置在建物較少的郊區,風速較大能有效散熱,不致產生嚴重都市熱島效應。 熱島效應為大尺度、大範圍,都市屋頂設光電板反有助緩解 對此,經濟部能源署組長林文信說明,熱島效應其實是發生在很大尺度、很大範圍的事,他們有請工研院實地量測過,設置光電板其實並沒有達到熱島效應的程度,且會產生的影響也要視設置地點而定。 林文信說明,夏天時都市地區因為冷氣拚命運轉,所以會在周圍氣溫提高後,讓都市內的熱到夜間仍散不出去,產生惡性循環,因此在都市建物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板遮蔽,可以減少開冷氣,反而有助減緩熱島效應。 光電板設置魚塭 工研院實測距20公尺就回到環境溫度 若是設置在空曠地點如漁塭,因為有光電板的遮蔽,在夏天時,魚塭本身反而不會這麼熱,光電板本身當然會有溫度,一如太陽照射地面柏油路就會很燙,至於周遭溫度,工研院量測結果顯示,在距離光電板20公尺的位置,就已經回到環境溫度。 林文信說明,因此以太陽能光電案場本身來觀察,夏天時光電板下方的溫度會較低,周遭溫度會有些受影響,但只要到20公尺就回到環境溫度,而光電板在夜間就沒再發電,因此也不會有熱產生。 林文信強調,現代社會社群軟體比較發達,大家都有各自看法、想法,經過多次轉傳難免會「三人成虎」,而且太陽光電的設置本就是能源轉型中的重要一環,透過設置太陽光電,就是要盡量讓國內電力低碳化。 太陽能板若效率高 反有機會造成光電「冷」島效應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陳正平曾向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表示,在比較太陽能板與地表的太陽加熱作用時,考慮的參數是已經扣掉轉換為電能部分的「有效反照率」。 因此,陳正平指出,在太陽能量相同的情況下,低效能的太陽能板,因為轉換為電能比率較低,轉為熱能加熱地表比率較高,容易造成光電熱島效應;反之,高效能的太陽能板轉換電能的比率較高,反而有機會造成光電「冷」島效應。 地面型光電通常設在散熱佳的郊區 屋頂型設置適當可為室內降溫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特聘教授暨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林子平也對SMC說明,對於太陽能板是否會造成「都市熱島效應」,亦即都市的市區比郊區高溫的現象,要從其設置地點決定。 林子平指出,若是地面型光電,因光電板、支架、地面都是人工材料,所以會比原來的自然地表吸收更多的熱量,而釋放出較多的熱輻射,使周圍氣溫微幅上升。不過,通常地面型的光電板常設置在建築物較少的郊區,且風速較大能有效散熱,所以不致於產生嚴重的都市熱島效應。 林子平接著指出,若是屋頂型光電,若設計得當,可以創造牆面、窗戶、屋頂的陰影,或阻絕太陽光進入室內,讓室內降溫,這麼一來,開啟空調的時數降低,運轉時排出熱量減少,反而能有效讓都市降溫。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bl1j7E

首座黃金級建物 屏東環保局再奪2綠建築大獎

「全國第一座」黃金級綠建築屏東縣環保局,日前參加全國優良綠建築評選,獲14名評委一致讚賞,由全國37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再獲2綠建築獎項。 屏東縣環保局「生態節能示範綠建築」,是「全國第一座」取得黃金級綠建築,先前即獲國家卓越建設獎-「金質獎」殊榮;日前參加全國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獲14名訪評委員一致讚賞,在37件綠建築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優良綠建築獎」、「綠建築榮譽獎」肯定。 這棟地上5層、地下1層建物,位於屏東市北興街56號,於民國110年5月啟用,除作為已成立32年的環保局辦公廳舍,解決長期以來原租賃辦公空間老舊、狹隘不敷使用窘境,另室外空間設有綠化及休閒區域。 對於再獲殊榮,屏東縣長周春米今天說,希望藉由環保主管機關帶頭,將「綠建築」概念向民眾示範及推廣理念並實踐。歡迎縣民除洽公之外,能開心造訪這棟富含環保意識的「屏東縣生態節能示範綠建築」。 環保局規劃設計「屏東縣生態節能示範綠建築」是型塑屏東特色、結合環保意識,以屏東氣候與在地紋理為理念打造。大樓外觀仿效大武山山勢設計,並於大樓西南角隅設置綠建築導覽牆及民眾休憩空間,藉由落實綠建築設計與應用,普及推動節能減碳生活理念。 大樓設計符合綠建築8大指標,取得「黃金級綠建築標章」,是全國唯一「黃金級綠建築」環保局,也是屏東縣唯一「黃金級綠建築」公部門辦公大樓。 縣府今天新聞稿表示,為推動綠能發展、節能減碳,逐步落實2050淨零碳排及聯合國SDGs目標,大樓獲得「室內空氣品質自主管理優良級標章」,並採「雨水」及「生活廢水」回收再利用設計,有效節約與運用水資源。 頂樓空間設置25.6kW太陽能發電系統,並規劃後續再增設30kW太陽能光電模組及申請綠電憑證;同時再規劃設置19度儲能系統,以因應無預警市電中斷緊急電力供應。更以能源管理系統遠端監測設備運作及大樓用電情形,於1樓公共空間展示即時發電量、減碳量等數據,增進民眾對再生能源接受度,目標在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目標的標竿。 綠建築屏東縣減碳綠能 本文來自首座黃金級建物 屏東環保局再奪2綠建築大獎 | 高屏離島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udn.com)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的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台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 本文來自「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COP28協議綠能要增至三倍 最終拍板需200國達成共識

逾110國2日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同意一項重大承諾,將在2030年之前,把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提高到目前水準的三倍,一些國家更推動將此承諾定調為本屆氣候峰會最終敲定的全球協議。 路透報導,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上,歐盟、美國與COP28主辦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鼓吹各國共襄盛舉,支持以這項承諾作為2020年代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一條途徑,以防氣候變遷惡化。官員透露,南非、越南、澳洲、日本、加拿大、智利和巴貝多等國,都已允諾支持。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在COP28峰會上致詞時說:「已有超過110國加入。我呼籲大家,全體一致把這些目標納入最終的COP決定。」 COP28氣候峰會最新進展 但此協議要拍板定案為聯合國氣候峰會最終決定,需將近200個與會國達成共識。中國大陸和印度雖簽字支持在2030年之前將全球再生能源增至三倍,但這兩大新興市場國家尚未明確表態力挺完整的承諾——除大幅提高乾淨能源外,也包含減少使用化石燃料。 各國政府與企業能否動員達成目標所需的巨大投資,是另一大疑問。多年來全球已積極部署太陽能、風電等再生能源,但礙於成本升高、勞力短缺以及供應鏈問題,近幾個月來多項綠能開發計畫遭延宕甚至取消,導致沃旭(Orsted)等開發商因減記資產招致巨額虧損。 COP28預定2日發布幾項能源相關聲明,除提高再生能源產出外,另包含降低甲烷排放、減用煤炭、促進核能的新措施與融資。 參與COP28的國家必須決定,同不同意首度同意逐步「分階段淘汰」全球化石燃料消費。燃燒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發電,是氣候暖化主要成因。 根據路透掌握的資訊,再生能源承諾草案呼籲「分階段降低不減反增的燃煤發電」,並停止對新建燃煤電廠提供資金。 歐洲智庫Ember分析,乾淨能源來源若能提高到目前的三倍,佐以能源節約加倍,那麼實現2020年代氣候目標所需的化石燃料減用進度將達成85%。 延伸閱讀 歐航運巨擘籲船隊減碳 占全球4成產量 50間能源企業在COP28承諾營運脫碳 本文來自COP28協議綠能要增至三倍 最終拍板需200國達成共識 | 國際焦點 | 國際 | 經濟日報 (udn.com)

一圖看懂 太陽光電三大觀念釐清!2050淨零台灣為何要有太陽光電?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本文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隨著全球73個國家加入碳稅或ETS,碳定價已被證實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的有效手段。尤其台灣產業以外銷為導向,淨零減碳議題不僅是為環保,更關係到台灣企業的競爭力;若不積極面對挑戰,碳價成本將威脅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衝擊產業競爭力。因此,產業轉型發展綠電減排,已是不可不為的生存策略。 當全球綠電應用迅速發展,歐盟更早在2020年取得「最綠年」成果,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38%,甚至超越化石燃料佔比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經濟部能源局更研擬太陽光電能源用地白皮書,計畫將太陽光電用地需求納入國土規劃架構。然而,太陽光電作為新興能源,對社會大眾來說較為陌生,因此本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觀念1:無毒可回收,汙染趨近零 「太陽光電板製造對環境有害?光電會有電磁波對人體影響?」其實,太陽能板結構簡單(主要由玻璃、鋁框和矽晶片組成),材料無毒且可回收,容易模組化又方便建置;目前政府已建立太陽光電模組回收機制,只要遵守環保法規製造太陽能板,幾乎不會排放汙染物。此外,光電發電設備主要由光電模組與變流器組成輸出直流電,不會產生高頻幅射;設備產生的磁場強度相當於一般家用電器如電腦,並沒有對人體產生電磁波危害的疑慮。 更無庸置疑,源源不絕的日照,讓太陽能成為最乾淨、最友善環境的能源之一,也是台灣綠能發展不可或缺的途徑。 觀念2:智慧電網與儲能,365天不斷電 「太陽光電無法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天氣不好的話,電力又告急?」其實,太陽光電已是是國家發展重點,隨著技術快速發展,勢必能應對高能耗需求,包括工業生產和大型機構的電力所需;例如台電已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結合儲能,增建大甲溪光明發電廠計畫、協和燃氣機組改建計畫,以提升系統韌性與速度。透過智慧技術和儲能系統,太陽光電能夠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甚至有機會成為主要能源。 許多綠能產業正致力發展智慧管理、智慧電網和儲能技術,太陽光電也不例外。透過智慧管理,做到依照實際需求和天氣條件即時調整光電輸出,運用智慧電網提升能源分配的效率,藉由儲能系統在離峰時段儲電,於尖峰時段輸出能量,補足用電缺口,提升太陽光電系統的靈活度與應用效率。簡言之,無論天氣變化,只要建構完備的電力系統韌性,即可維持穩定供電。 觀念3:長遠投資,實現回本 「太陽光電設置和運維成本過高,無法回本?」我們都知道太陽光電源自取之不盡的太陽能,隨著太陽光電技術不斷進步,設施的建置和運維成本勢必逐步下降,並反映在電費上;換言之,太陽光電是一項必要的長遠投資,更是一個合理規劃即可預期回報的投資。 目前日本、歐美等國正積極發展農電共生、漁電共生,引導廢耕農地或廢棄魚塭重返耕耘或養殖,他國經驗也多次證明太陽能板有助於降低區域氣溫、幫助維護植被、避免土壤退化。 面對2030年實現產業淨零、2050年全國淨零的目標,地狹人稠的台灣更應該善用土地資源;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再利用廢耕地,推動智慧農/漁業、實現農/漁電共生,並善用太陽光電系統特性,提升綠能佔比、土地與空間利用率、糧食生產效率,最大程度地發揮經濟效益,造就產業多贏。 發展太陽光電的路上或許會面臨許多挑戰,但永續目標在即、綠電趨勢不可逆,太陽光電已被證實是可利用的綠電來源,全民應具備綠能共識、理性討論,共同思考如何實踐環保選址、智慧管理及儲能系統,朝向長遠、穩健的太陽光電邁進,才能為淨零台灣鋪平道路,實現永續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 本文來自一圖看懂 太陽光電三大觀念釐清!2050淨零台灣為何要有太陽光電?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廢棄漁塭重生 漁電共生養殖業者:已收成2000斤烏金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拜訪位於台南七股的日運漁電共生室外案場,養殖案場業者張東昇說明,其營運的日運漁電共生室外案場,原是廢棄魚塭,自今年3月放養烏魚以來,截至本月18日已收成4池、將近5000尾,收獲2、3000斤的烏魚子(烏金),且陸續在收成中。 張東昇表示,以養殖業者立場來看,漁電共生是非常好的政策,智慧養殖模式下,不只養殖情況好,還可以讓原來廢棄的魚塭活化,帶動地方就業,進一步吸引青年返鄉工作。 針對外界謠傳「洗太陽能板會以化學藥劑清洗,產生有害物質」,張東昇表示,其實洗太陽能板是以清水清洗,不會釋放化學藥物,外界不熟悉漁業生態因此有誤解。 張東昇強調,「我們的產品都有生產履歷,也有跟漁業署申請溯源」,養殖池的水質除了1天檢驗2次之外,還有農業部水試所進行檢測,此外第三方檢驗服務機構SGS也會檢測重金屬含量,未來預計要打造「漁電共生」品牌,將漁電共生的養殖技術傳承下去。 經濟部表示,未來等到案場成功併網後,不僅有烏魚、虱目魚及白蝦等等的水產收益,還有裝置容量達42.9MW的光電板可以發電,可說是「一兼二顧,養魚蝦兼發電」,漁電共生不但要把魚養好,還要讓漁產的產值、價值都提高。 經濟部也補充,漁電共生除了活化廢棄魚塭,還具「一池多用」效用,舉例而言,蓄水池的主要功能是蒐集雨水,供養殖池調節使用,而日運案案場是海水養殖,水源來自七股潟湖,鹽分很高,其案場內的蓄水池所蒐集的雨水,除了可以調節鹽分,同時也可做為滯洪池使用,換言之,蓄水池可協助調節魚塭水質,提高養殖存活率。 本文來自廢棄漁塭重生 漁電共生養殖業者:已收成2000斤烏金 – 自由財經 (ltn.com.tw)

農業部鄭重澄清:並無同意大武山下400公頃農地變更種電

農業部鄭重澄清:並無同意大武山下400公頃農地變更種電 發布日期:112-11-21 發布機關: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        有關媒體報導,農林公司所有之屏東老埤農場,將變更400公頃農地作光電案場且已準備送件。農業部鄭重澄清:尚無接獲該案審查或徴詢同意之情事,且該農地涉及農企業法人之承受許可,受到農地農用之限制。 農業部表示,89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對於近80萬公頃的耕地,除開放自然人可以自由買賣外,僅限農企業法人經營資本密集或技術密集類目,符合ㄧ定標準,始可承受耕地,係為特許性質。目的是希望透過企業協助農產業升級,達成農業永續經營目標,故對於申請案件應提出之農業經營利用計畫書為審查重點,經審查同意後,即需維持所核准之農業經營利用,並無所謂已經營若干年即完成使用而可變更作他用。經查農林公司當年承受耕地係為作茶葉生產,因該案場區塊完整,已成為茶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歷年受到農業部農糧產業及試驗研究單位協助及輔導。 此外,報導指出農林公司擬變更使用面積高達400公頃,倘若送審,該變更規模係屬中央區委會審議同意權,且涉及環境生態議題須受檢核,所需考量之事及價值甚多,以及必須進行在地溝通,絕非可輕易變更。至於報導提及茶樹結合光電部分,農業部再次強調,地面型農電共生並無開放,現階段仍在農業部試驗單位實驗中。同時,在優先維護糧食安全及保護農地永續經營的前提下,以「農業為本、綠能加值」為原則,跨部會合作推動農業綠能政策,特別在地面型漁電共生,已公告漁電共生區位範圍 20,905公頃,惟目前開發面積僅2,150公頃,仍有很大持續推動之空間。 本文來自農業部鄭重澄清:並無同意大武山下400公頃農地變更種電(農業部全球資訊網) (moa.gov.tw)

環境部公布氣候變遷行動綱領 強調減緩與調適並重

「氣候變遷因應法」於今年2月15日公布施行,環境部依據該法第9條規定檢討修訂「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已於上週經行政院核定。環境部表示,行動綱領是我國氣候治理上位方針,本次修訂主要呼應國際氣候協議,強調減緩與調適兩者並重,將2050淨零排放納入願景目標,增列公正轉型、風險評估及以自然為本等基本原則,藉以擘劃我國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及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引領建構能適應氣候風險之低碳家園,確保國家永續發展。 環境部說明,原104年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即規範中央主管機關應擬訂行動綱領,第一版行動綱領經行政院於106年2月23日核定。今年氣候法修正發布後,環境部即依該法第9條規定,參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與其協議或相關國際公約決議事項及國內情勢變化,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進行檢討,擬訂第二版的行動綱領草案陳報行政院,經提今年8月15日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第35次委員會議討論通過,行政院續於今年11月3日核定,作為我國推動氣候變遷調適及溫室氣體減量之重要施政方針。行動綱領已同步公布於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網站 (https://www.moenv.gov.tw/cca點選「氣候變遷因應政策」)。 在氣候變遷調適上,強調應參酌國內外最新氣候變遷科學研究、分析及情境推估,納入因應氣候變遷風險因子,提高氣候變遷調適能力,降低脆弱度及強化韌性,落實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規劃早期預警機制及系統監測,確保國家永續發展。具體提列「提升維生基礎設施韌性」、「確保水資源供需平衡與效能」、「促進土地利用合理配置,提升國土韌性」、「防範海岸災害、確保永續海洋資源」、「提升能源供給及產業之調適能力」、「確保農業生產及維護生物多樣性」及「強化醫療衛生及防疫體系、提升健康風險管理」等7大調適領域政策內涵。 在溫室氣體減量上,呼應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12項關鍵戰略,提列6大部門減量政策內涵,包含「建構零碳能源系統,提升供電網絡穩定韌性」、「促進產業綠色轉型,以循環經濟導向的永續生產模式」、「發展智慧綠運輸,推動運輸淨零轉型」、「建構永續淨零建築與推動低碳轉型」、「促進永續農業經營,完善生態系統管理」及「減輕環境負荷,建立能資源循環利用社會」。 此外,為促使氣候治理政策順利推行,納入8大政策配套,包含「推動綠色金融,提升產業氣候韌性」、「完善氣候法制基礎」、「落實碳定價制度」、「推動五大淨零科技領域研發」、「發展氣候科學及調適研究」、「落實全民行為改變、認知與共識」「培育因應氣候變遷人才」及「落實公正轉型與公民參與」。 環境部強調,行動綱領在氣候法中係設定在最上位的國家氣候治理重要方針,本次行政院核定後,各級政府將依循行動綱領及氣候法規定,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研擬所屬部門溫室氣體減量行動方案、氣候衝擊權責領域調適行動方案,送環境部報請行政院核定並定期滾動式檢討,地方政府則須據以制訂溫室氣體減量執行方案及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透過橫向及縱向整合溝通機制,跨領域推動溫室氣體減緩與氣候變遷調適能力建構,創造社會、經濟、環境永續發展及維護全民健康的共同效益。   本文來自修訂公布「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環境部新聞專區|環境部 (moenv.gov.tw)

儲能再戰明天 1/大量申請卻無心開發 儲能這麼夯 台電為何按下暫停申請鍵?

「今年的儲能是(成長)稍緩,前兩年非常熱,我們的貨出不完,今年又變成供過於求。但我們覺得綠能是永續的趨勢,不管中間有起起落落,這條路是不會回頭的。」台達電能源系統解決方案事業處總經理艾祖華,在10月中舉行的國際智慧能源週儲能論壇開場時,如此說道。 政府近年積極開拓綠電,少不了要透過「儲能」穩住電網,並解決太陽光電、風電時有時無的間歇性問題,為此,國內多家設備大廠已嗅到商機,舉凡台達電、台泥、台塑、大同、宏碁等業者都啟動儲能大投資,開發商業者包括富威、泓德、雲豹、三地、開陽等,也蜂擁進軍儲能產業。 台灣儲能市場看似蒸蒸日上,不過,做為台灣「儲能大買家」之一的台電,卻是在去年10月中,停止電網端儲能的「動態調頻備轉」(dReg)服務申請,今年5月底又暫停了「增強型動態調頻」(E-dReg)服務受理,頗有為市場的「儲能一窩蜂」降溫,台電為何這樣做?儲能未來幾年還能有行有市? 投資數年就可回本 台電收到超量申請 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調頻備轉服務是自2021年台電電力交易平台上線後,開始開放業者申請參與。近期台電暫停dReg、E-dReg併網申請,主因是因申請量過多,已呈現飽和,「短時間湧入太多業者,容量費競價變低,將不利於投資成本效益。」 至於何時能重啟申請,台電目前還未有時間表,但未來再次開放申請時,也將會有總量限制。蔡志孟說。 儲能系統一般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安裝在發電端及電網端的「表前儲能」,另一種是安裝於用戶端的「表後儲能」。台電的儲能需求,主要是前者,這幾年,台電不只自己努力蓋儲能場,也提供優渥的容量費率,向民間採購,吸引大批競標者。 經濟部訂定的儲能建置目標是,2025年規劃建置1.5GW,發電端0.5GW及電網端1GW。目前台電暫停申請的兩種電網調頻備轉服務,2025年裝置目標各為0.5GW,不過,目前dReg申請量已達到約1.6GW,E-dReg申請量也約有4.27GW,各為目標量的三倍、八倍之多,為此不得不喊卡。 「這些競標者之中,不乏大量申請卻無心開發,只想著要轉售『開發權』牟利的人,」一位儲能大廠高層也提出了他的觀察。 該高層說,台電不是傻子,為了防堵這些人買空賣空,台電後來也推出了展延完工嚴審機制,只要在一定期限內未動工,且未提供正當展延佐證資料者,將收回開發權,這道限期動工令,的確擊退不少投機者。 整頓市場過熱 短空長多 再生能源調研顧問公司InfoLink Consulting儲能研究員廖珮伶分析,為了鼓勵民間投入儲能,台電開出的儲能容量費率,與國際相比十分優渥,最高可達每百萬瓦、每小時600元,不少企業數年間便可回本。不過,隨著競爭者眾,台電的容量費競標價最低已降至300多元,費率幾乎砍了快一半,「持續有這麼多人要進來,可分到的收益將急轉直下,再加上,台電也擔憂這些案場無法全部順利建置,不得不按下暫停鍵。」 目前尚不知台電何時會重啟儲能收購,而這次的暫停鍵又會對國內的儲能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廖珮伶說,目前國內大型開發商多專注於完成現有案場建置,力拚增加開發實績,明後年可看到大批儲能案場陸續完工,待後續台電開出新申請量,還有機會再搶進。 而經濟部持續開出光儲(太陽光電加上儲能)的需求,也吸引一些業者轉往;至於風儲(風力發電加上儲能),由於僅作為區塊開發選商的加分項目,且會增加每度電成本,目前投入者尚少。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也提到,受台電暫緩申請影響,現階段儲能需求有稍微掉下來,但預估很快會再上去,因為2026年再生能源占比要達20%、2050年還要到60%,若是再估算電動車日益普及,長遠來看,儲能需求只會更加擴大。   本文來自:儲能再戰明天 1/大量申請卻無心開發 儲能這麼夯 台電為何按下暫停申請鍵? | 深度報導 | 要聞 | 經濟日報 (udn.com) 延伸閱讀 》 儲能再戰明天2/儲能市場要普及 還有3大挑戰需克服 儲能再戰明天3/日本、歐洲積極補助 台灣家用儲能何時會有甜蜜點?

首批小額綠電6日決標 製造業申購占大宗估人人有獎

台電首批小額綠電11/6天決標,預計人人有獎。根據統計,首批申請家數50家,製造業占大宗,投標金額以4.9至5.5元最多,符合光電市場行情;其中,5萬度5年期為近半企業第一志願,也有不少企業選擇最小的1萬度1年期,為綠能交易練兵。 為更活絡綠電市場,台電首度開賣小額綠電,預計年底前釋出自建綠電約5000萬度,來源為台南鹽田光電場和彰濱光電案場,首批1000萬度已於10月26日上架,並依1萬度、5萬度不同數量及年期共有6種組合,於經濟部綠電媒合平台公開標售,明年開始轉供。 首批上架商品數量共360件,1日買方競價截止,標售底價每度約4.8元,每一電號只能得標一件商品。根據統計,首批申請家數50家,主要為製造業,大小規模企業皆有,金融業僅有一家,投標金額以4.9至5.5元最多,有一家達7元以上。後續台電將審核是否符合統編、電號要求,明天決標。 小額綠電採線上投標,申請購電會員為投標必要條件,經濟部表示,近期會員申請明顯增多,新增家數達97家,約為平時5倍左右。 進一步分析投標狀況,被選為第一志願次數最多的為5萬度5年期,共22家,顯示高度數、年期長為企業的第一優先選擇;第二高的則是1萬度1年期,共13家,推估企業參與目的,是開始學習如何進行綠能交易。 經濟部表示,部分企業自身對綠電需求或對價格是否划算尚未確定,需要時間內部研究或簽報,因此未能即時參與;另外,年度用電量約800萬度到1000萬度的大型企業評估暫無急迫性,畢竟商品量太小不符需求,也有公司認為單一企業採購僅能指定「一個電號競標一包」限制太嚴。 對於上架商品數明顯大於投標家數,台電認為,顯示多數中小企業還不急,預期等到2026年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正式上路,綠電需求才會比較迫切。 台電預定在11月中旬推出第二批競標作業,經濟部後續將請產發署、中企署聯繫相關公協會,針對投標廠商需求較大樣態進行推廣,標準局也會派員參與說明。 本文來自首批小額綠電6日決標 製造業申購占大宗估人人有獎 | 財經焦點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