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

台灣綠電憑證獲歐盟單位肯定 助企業接軌CBAM

歐盟CBAM將在10月開始試行申報,台灣的再生能源憑證(T-REC)能否獲得歐盟承認,攸關出口產業競爭力。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主動與歐盟憑證中心接洽,經半年評估,T-REC「電證合一」制度嚴謹獲高度肯定,接軌CBAM具利基。 今年10月,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開始試行申報,歐盟預計近期公布CBAM正式條文細節。為協助台灣企業因應,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日前表示,爭取歐盟認可由台灣官方出具的電力排碳係數與再生能源憑證(T-REC)。 台灣的再生能源憑證(T-REC)是由「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針對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進行查證後,核發給綠電的身份證;因1張憑證為1000度綠電,可量化計算環境減碳效益。GO 歐盟也有類似機制,名為「GO(Guarantee ofOrign)制度」,是一種綠電產地證明。 為強化T-REC效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官員表示,去年中主動接洽GO協助審閱T-REC運作模式,由GO聘請專家進行評估,也在去年第4季拜訪歐洲憑證跨國交易中心(AIB),根據評估結果,台灣和歐盟制度相近、甚至更嚴格,「對方高度肯定」。 官員說明,台灣制度更嚴格之處在於,採用「電證合一」,意即綠電和憑證均來自同個案場,連動排碳計算;反觀GO以運作模式來看,綠電和憑證不掛鉤,由售電公司扮演「憑證媒合」角色,協助企業至歐洲各國設立的憑證管理中心搜尋憑證。 舉例來說,企業跟售電公司買1萬度電,希望有30%是綠電,依需求價格媒合完成後,會拿到一份註明綠電比例報告,上頭也會記錄註銷的憑證號碼,但未必代表企業真達到減碳效果。 官員指出,歐盟CBAM將規範範疇一(工廠製程直接排放)、範疇二(電力間接排放),而台灣再生能源憑證「電證合一」型態,可作為CBAM範疇二碳排計算依據,盼透過GO認可力量,讓CBAM承認T-REC,不過仍待歐盟公布細節。 面對氣候變遷危機,綠能軍團只許不斷擴大,Google喊出2030年成為24小時全天候採用無碳能源公司,將綠色電力生產及使用匹配時間區間從年間調整為以每小時或以15分鐘為單位,實現24/7全時使用綠電。 官員表示,除跨國集團宣示這個目標,聯合國組織也成立研究團隊推動24/7全時綠電,去年第27屆締約方大會(COP27)倡議「反漂綠」,「全時綠電當然不是漂綠」,預期這將成為未來發展方向,並在未來每年COP慢慢被宣導。 官員進一步說,台灣電證合一制度又是全球最嚴格,透過台電轉供使用智慧電表(AMI)計量,已具備每15分鐘匹配能力,可記錄當下使用綠電多寡,對齊全時綠電趨勢。 本文來自:台灣綠電憑證獲歐盟單位肯定 助企業接軌CBAM | 財經焦點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udn.com)

歐盟揮刀 要整頓電力市場

歐盟當局計劃整頓歐盟的電力市場,以壓低再生能源的價格,然而業界已警告,此舉可能阻礙市場對風電和太陽能的投資。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歐盟能源執委辛姆森(Kadri Simson)說,歐盟為因應數十年來最嚴峻的能源危機,在重新規劃電力市場、以減輕民眾的電價負擔方面,承受非常強的政治壓力。她說,布魯塞爾當局在非比尋常的情勢下,以比往常更快的速度改革。FT見到的文件顯示,歐盟建議讓再生能源的價格更能反映真實的生產成本,原因是相關基礎建設一旦完成後,風力和太陽能的成本趨近於零。歐盟也計劃延長對再生能源業者課徵暴利稅,該稅原定於2023年到期。數月以來,法國、西班牙等歐盟成員國一直要求布魯塞爾當局整頓電力市場。他們認為,歐盟應終結以區內最昂貴的燃料價格來作為電價基準,目前是以價格最高昂的天然氣為依歸。 這項模式被稱為「優先交易順序」(merit order),要求先以再生能源和核能來滿足電力需求,再來才是天然氣和燃煤。這種模式雖然促進了再生能源的投資,因為其成本與價格較貴的天然氣掛鉤,卻也意味著消費者須支付更貴的再生能源價格。 然而,產業主管說,布魯塞爾的提案,將降低電力採購協議(PPA)等長期合約的效力。這些合約是建立在合約期間的平均能源價格,確保能源開發商的投資能獲得回報。 丹麥沃旭能源公司法規主管史崔貝克說,在這個關鍵時刻,整頓電力市場卻剝奪了業者的利潤,是錯誤的思維。 Mytilineos公司法規主管卡拉米達斯則表示,這些PPA的價值上看數億歐元,原因是合約存續期長達十~15年,因此必須確保市場的基本面未改變。 布魯塞爾當局說,將針對可能進行的改革召開評議,定3月底公布完整的改革提案。 本文來自:歐盟揮刀 要整頓電力市場 | 全球財經 | 全球 | 聯合新聞網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