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

台灣綠電里程碑!大年初二每2度電有1度來自潔淨能源 風光發電滲透率首破5成

初二好風光,太陽賞臉不只讓全台氣溫回暖,台電也宣布風力與太陽能發電,滲透率首度突破5成,等於台灣每2度電就有1度是來自於風光發電。台電說明,今日12時21分風光發電量達到1001萬瓩,突破10GW(百萬瓩),刷新歷史紀錄。 大年初二(2月11日)太陽終於露臉,不只讓全台氣溫回暖,更讓風力與太陽能發電量首次突破10GW,刷新歷史紀錄。台電發出新聞稿表示,12時21分風光發電量達到1,001萬瓩,突破10GW(百萬瓩),刷新歷史紀錄,風光滲透率也達到52.37%,不僅首度突破四成,更一舉直衝五成大關,相當於每2度電就有1度是潔淨綠電。 台電指出,去年春節期間風光滲透率首度突破三成,今年已成長突破五成,除了過年用電量低外,主因仍係近年在政府與民間全力推動下,風光發展成果已逐漸展現並持續成長。 台電點出,今日太陽光電也首度突破800萬瓩,最高達到809.7萬瓩,也刷下歷史紀錄;同時適逢鋒面南下,中午時段整體風力發電190萬瓩以上,成為供電要角。 發電機組大保養 綠能及時補位 新年期間許多民眾正在放假,當多數人都返鄉出遊時,台電正悄悄動員700人替全台各地發電機組大保養。台電說明,潔淨能源上場讓組歲修規劃更有餘裕可以「進廠保養」,在新的一年都能維持最佳狀態,提高整體供電穩定度。 今年除在桃園大潭、台中、高雄大林與興達等電廠投入機組維護檢修與更新,更同步協助嘉惠、星彰等民營電廠大修工作,力求各發電廠機組在新的一年都能維持最佳狀態。 台電說明,為確保夏季用電尖峰維持穩定供電,機組大修排程一般規劃於秋冬季節進行,發電廠機組一般約2年需大修、平均約4年則需進一步如全身體檢的「全開蓋大修」。因此,一年之中用電需求最低的農曆春節就成為台電人員全力挑燈出動的黃金時機,為期約一周的連假中要同步進行近10部機組大修。 台電說明,為配合中油公司觀塘配氣及計量站三接管線銜接工程,大潭電廠於2月8日起全廠停機,在中油公司同仁完成工程後,部分機組已於初二回歸併聯。 本文來自台灣綠電里程碑!大年初二每2度電有1度來自潔淨能源 風光發電滲透率首破5成 – 今周刊 (businesstoday.com.tw)

風光發電量逾780萬瓩創新高 每3度有1度是綠電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日電)綠電發展進入收穫期,台電今天表示,全台各地多雲到晴,海上東北季風偏強,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合計發電量超過780萬瓩創新高,其中光電發電量也打破歷史紀錄;風電則維持出力超過1百萬瓩,占比5%上下,成為穩供重要電源。 風光滲透率部分,台電指出,今天最高來到31.71%,等同將近每3度電就有1度電是綠電。 台電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中午12時13分,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合計達787.8萬瓩,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太陽光電發電量653.4萬瓩,也打破紀錄;風力發電則是134.4萬瓩,雖未打破3月12日141萬瓩的紀錄,但穩定出力表現亮眼。 台電表示,台灣近年全力推動綠電設施設置,裝置容量持續成長,去年國內再生能源設置持續向前行,離岸風電單年度設置量超過1GW,太陽光電模組配置量達2.5GW;太陽光電方面,是有史以來完成量最高的1年。 台電指出,今年在政府與民間全力推動下,風光預計將持續快速成長,離岸風電日前更已完成200支風機的設立,「未來風光聯手挺『穩供』,甚至再創歷史新高的場景,必將持續出現」。 台電表示,綠能占比提高也逐步改變調度模式,過去日尖峰負載高,除了調度傳統機組,有時抽蓄機組白天也需放水發電,但綠能加入後,綠能扛起日尖峰供電重任,抽蓄機組調整為白天抽水儲能、夜間放水發電的模式。 台電進一步說,抽蓄機組過去必須從中午一路發電到下午甚至傍晚,現在白天負載由綠能承擔,抽蓄機組白天可專注於抽水儲能,以因應晚間6至9時共3小時的夜尖峰供電需求。 台電強調,將持續調整調度策略,靈活運用抽蓄水力、時間電價,以及輔助服務等彈性措施,配合精進傳統機組調度策略,維持夜尖峰穩定供電。(編輯:趙蔚蘭)1120501 #風力發電 #太陽光發電 #綠電 本文來自風光發電量逾780萬瓩創新高 每3度有1度是綠電 | 產經 | 中央社 CNA

228連假風光發威!發電量近700萬瓩 滲透率破3成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連假期間風光發電量近700萬瓩、滲透率突破3成,雙創新高!台電表示,昨(27)日中午12點24分,太陽及風力瞬時發電量合計達696.5萬瓩,於12時40分風光滲透率達到31.53%,相當於每3度電中,便有約1度是綠電,再次突破3成,更連續7天都創下風光滲透率超過15%的佳績,達成能源轉型的一大里程碑。 台電表示,去年國內再生能源設置持續向前行,離岸風電單年度設置量超過1GW,太陽光電模組配置量達2.5GW。太陽光電方面,是有史以來完成量最高的1年,也找到新設置態樣,如漁電共生、屋頂等,大幅提昇設置速率。 離岸風電方面,近幾年逐漸累積的海事工程經驗,對於海域天候與地質條件越來越熟悉,工程進度也越有把握,國內各風場開發業者持續為離岸風電的進程努力。 台電說明,因應再生能源占比逐漸提高,及間歇性發電的特性,台電逐漸調整調度策略,靈活運用抽蓄水力、時間電價、輔助服務及需量反應等彈性措施,配合精進傳統機組調度策略,維持夜尖峰穩定供電,亦將持續發展儲能設備及再生能源發電量預測技術,協助調度人員規劃多元策略,以維持系統頻率及電壓穩定。 除配合政府能源政策大力發展再生能源,為使民間業者投入共創,台電也持續強化電網基礎設施,提供足夠的饋線容量,協助民間建置的再生能源順利併網,促進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成長,攜手讓再生能源開發極大化。 本文來自:連假天氣好!風光發電量、滲透率雙創新高 – 自由財經 (ltn.com.tw)

春節期間綠能發威,初四風光首度破發電占比 30%

初四中午太陽能及風力瞬時發電量合計達623.3萬瓩,風光滲透率達31.21%,相當於每3度電中,便有約1度是綠電。在風光合力發威下,風光滲透率首度突破3成,再創新高。 台電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大年初四,風光合力發威,帶動風光滲透率首度突破3成;今天中午12時32分,太陽能及風力瞬時發電量合計達623.3萬瓩,風光滲透率達31.21%,相當於每3度電中,便有約1度是綠電。 台電說明,除了過年用電量低外,主因仍是2022年衝刺出史上最高的年度再生能源裝置量,因此能增加發電量。 台電指出,去年國內再生能源設置創新高,太陽光電部分模組配置量達2.5GW,是有史以來完成量最高的一年,透過漁電共生等模式,有效加快設置速率;離岸風電方面,新增裝機量超過1GW,近幾年逐漸累積海事工程經驗,各業者將持續推進離岸風電進程。 台電並靈活運用抽蓄水力、時間電價、輔助服務及需量反應等彈性措施,配合精進傳統機組調度策略,維持夜尖峰穩定供電,並維持系統頻率及電壓穩定。 台電強調,近期特定媒體人稱再生能源導致電壓不穩一事,證明並非事實,希望特定媒體人藉由網路傳播資訊時,能夠謹慎查證再發言。 台電表示,特定媒體人稱核二2號機每年發電量達150億度電,全段引用「維基百科」文字,錯誤把1、2號機的合計發電量搞錯成一台機組的錯誤資訊。 此外,台電虧損主因是國際燃料成本大漲,為避免通膨影響全國民眾,因此吸收成本,卻被誤導為能源政策問題,台電對此深表遺憾。 台電並以核電占比更高的法國及韓國為例,法國及韓國電價漲幅都大於台灣,但法國虧損超過新台幣4000億元,韓國虧損將近新台幣8000億元,也大於台電。 台電表示,新年剛開始,再生能源滲透率即首次突破3成,台電感謝第一線工作人員的努力成果,年假時每日超過4000人次出勤人力,是維持電網安全的重要支柱。 針對少數不實訊息,台電強調會持續向社會說明正確資訊,並努力維持供電穩定,盼望特定媒體人能正視台電努力,在販賣網路聲量的同時,可以運用影響力,多多傳播正確資訊。 本文來自:大年初四風光合力發威 每3度電約有1度是綠電 | 產業熱點 | 產業 | 經濟日報 (udn.com)

一文認識綠電完整資訊

在全球淨零排放趨勢下,再生能源扮演關鍵角色。無論是國際龍頭企業與投資市場都越趨重視碳排議題,相繼宣誓加入RE100倡議,並要求供應鏈響應綠色製造。台灣中小企業該如何跟上國際腳步,推動綠電轉型?商業周刊為您統整關於綠電的完整資訊,解析使用綠電的重要性、台灣綠電現況及綠電交易方式,一篇掌握綠電入門觀念! 何謂綠電?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元素 綠電即再生能源,是指某種發電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近乎零,對生態、氣候造成的影響較小。主要的綠電包含: 太陽能 風力 水力 生質能 地熱 因綠電多來自自然環境,不會因原物料用盡而無法發電,因此各國都在積極發展綠電技術,以取代終有一天會枯竭的化石燃料,同時也能達成減碳、永續發展的目標。 企業推動綠電轉型的原因有哪些? 企業使用綠電並非單純響應美好的理念,而是來自政府、國際市場及社會責任3個面向的要求,以延續企業競爭力,達到永續發展及企業長遠經營戰略的目標 1.符合《再生能源條例修正案》 於2019年5月通過的《再生能源條例修正案》,明訂契約容量超過800瓩的用電大戶,必須使用一定比例的綠電,或設置綠電儲能設備,若是無法配合者,則需購買綠電憑證或繳納代金的方式。預計全台將有5000~6000家企業會受到影響。 2.符合RE100企業成員對旗下供應鏈100%綠電的要求。 不只全球各國重視減碳,大型國際企業也響應RE100組織提出的2050使用100%再生能源目標,如蘋果就要求旗下供應鏈必須在2030年前達到碳中和。對台灣代工出口產業造成的衝擊非常巨大。及早轉型採用綠電,才有機會成為大型企業供應鏈的一員。 成功推動綠電轉型,將能展現企業的治理能力。代表企業能在目標年限前達成再生能源100%目標。這其中展現出: 企業管理能力。 全球數個公司據點的在地法規掌握能力。 面對當地綠電市場價格波動的應變能力。 獲得多種綠電來源的能力。 這些能力都能為企業提供ESG評量指標的有力佐證,便能向投資人傳達永續治理的訊息,獲得投資人青睞。 綠電在台灣發展如何?盤點各類再生能源現況 截至2021年底,台灣一年總共產生1742萬8320瓩的綠電,主要使用的再生能源包含:太陽能、風力、水力、地熱及生質能,以下為您一一介紹各類再生能源的使用現況: 太陽能發電 6月22日夏至當天中午正處於用電尖峰,太陽能發電占比13.829%,首度超過核能的7.671%。 (來源:Dreamstime) 太陽能發電自2010年後蓬勃發展,主要是太陽能光電板技術發展突破,加上台電推行躉購制度,使民間企業投入太陽能發電裝置的意願增加,甚至出現開放一般民眾認購光電板的太陽能電廠建置模式。 太陽能發電在台灣中南部較為普遍,一來土地面積較大、二來日照充足,適合建置太陽能發電裝置,許多工廠、農地主都善用閒置空間投入太陽能建置,可發電自用或售電給台電。 2022年6月22日夏至當天中午正處於用電尖峰,太陽能發電量超過512萬瓩寫下新紀錄,發電占比13.829%更超過核能的7.671%。 風力發電 台灣發展擁有發展離岸風力的先天優勢。 (來源:Dreamstime) 台灣風力發電主要集中在海岸地區。2014年,由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 Offshore的全球23年平均風速觀測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有16處列入全球前20名,其中更包辦排名第2到第10名,足見台灣發展離岸風力的先天優勢。 2012年政府公布「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獎勵辦法」,正式推動離岸風電發展,至2017年4月,海洋竹南風力發電場正式運轉成為國內第一座離岸風力發電場。因台灣發展風力的優異條件,更吸引全球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投資,參與開發位於彰化海岸的風力發電場。 水力發電 據台電統計,2022年水力裝置單月最高發電量為707.22瓩。台灣因地勢關係,水力建設受限較大,大型水力發電的發揮空間不多,目前主要往小型化發展,如烏山頭、西口等水庫,根據經濟部水利署評估報告,這些小型水力裝置使充分運作後,1年能少燒500萬噸煤或抵消1座核四發電廠。 地熱發電 根據能源科技國家型計畫探勘發現,台灣有4個地熱潛力區,包含:大屯火山群、宜蘭平原、花東地區、南投廬山等地,估計蘊含的地熱潛能可產生1億5960萬瓩的電量。目前正在運行的地熱電裝置為清水地熱發電廠,2021年地熱發電提供5千瓩的電力。 生質能發電 台灣的生質能主要來自廢棄物的焚化發電廠,善用廚餘、污泥、都市廢水、養殖廢水及農業廢料等資源,透過焚燒或發酵的方式發電。雖然占全部發電種類比例的1%,仍能負擔60萬戶的一年用電量。 如何進行綠電交易? 2018年5月通過《電業法修正案》,允許企業得以向民間綠電供應商購買綠電,打開綠電交易市場大門。買賣雙方都可以於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註冊,在憑證買賣方媒合區中查詢交易對象。 台灣的綠電交易規則採用電證合一制度,購買綠電實際上是取得綠電憑證,作為企業使用綠電的證明。 綠電憑證 綠電憑證又稱再生能源憑證,即為綠電的身份證。買賣綠電憑證,等於購買憑證等同於購買相同的綠電量,1張綠電憑證為1000度。 綠電憑證還有3種功能: 提供環保署盤查溫室氣體時,用電的間接排放量(Scope2)計算依據。 作為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揭露、企業社會責任評比獎項佐證資料。 作為對外公告使用再生能源,獲得綠色、環保標章的佐證資料。 取得綠電憑證的3個管道 向綠電供應商購買綠電憑證,直接獲得綠電供電,或由併入台電電網的輸入供電。 向綠電販售商購買綠電憑證,由併入台電電網的輸入供電。 建設綠電發電裝置,生產綠電,每1000度可申請取得1張綠電憑證。 解析3大綠電相關疑問 1.綠電股是什麼? 綠電股8440是於1998年成立的綠電再生股份有限公司,為全台最大的廢棄電器與電子設備回收處理商,於2018年3月28日在興櫃市場掛牌交易,並非綠電概念股,但仍為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2.核能是綠電嗎? 各國對核能是否為綠電還存在巨大的分歧。2022年7月6日,歐洲議會表決通過將核能與天然氣一同列入綠色能源,引起環保團體批評。推動永續發展的歐洲各國分為兩派,一派是推動廢核的德國為主,另一派則是以核養綠的法國為主。外界分析認為這次決議是一時的權宜之計,著眼於俄烏戰爭造成的天然氣供應危機,延遲各國綠電的推進時程。但嚴格來說,核電並不符合重複利用,且處理核廢料的技術仍不完善,因此不能說核電是綠電。 3.氫能是什麼? 氫能可透過電解水、蒸氣法、微生物排放等方式產生,在當作發電燃料使用。由於氫是地球最豐富的元素之一,電解後只會產生水,幾乎不會排放二氧化碳,因此讓氫能成為備受矚目的綠色能源。 本文來自:綠電,2050年淨零排放的減碳主角,一文認識綠電完整資訊-商周頭條|商周 (businessweekly.com.tw)

經部揭浮式風場3潛力場址,屏東南端入選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台灣離岸風電開發進入深水區,今年啟動的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將逐漸引進浮動式風力發電。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昨指出,「再生能源條例」修法預計將風場在領海範圍內限制取消,經濟部也在評估如何有效利用海峽空間,讓單位海洋國土可發展最多再生能源,浮式風電是最佳解決方案。經濟部能源局也首度拋出三個潛力場址,分別位於苗栗、台中外海及屏東南端,供有意願發展的開發商參考。 經濟部能源局昨天舉辦「浮式風電國際趨勢論壇」,曾文生表示,離岸風電是這幾年成長最快的再生能源形式,進入深水區,原先的固定式風機就不再符合需求,需透過浮式等新技術發展,政府也會規劃及評估基礎建設如何滿足浮式風電發展需要。 曾文生強調,台灣有良好的風場,但海峽面積有一定空間,如何有效利用,讓單位海洋國土可發展最多再生能源,絕對是經部要考慮的問題,而浮式風電是最佳解決方案。除了須引進新技術,生態保育、相關人權益等議題也要及早準備因應。 經濟部能源局組長陳崇憲說明目前浮式風場示範計畫及評估潛力,能源局八月初曾提出示範計畫規劃,風場由申請人自選場址區位規劃,但須位於低潮線以外海域,總裝置容量一百MW(百萬瓦)、單一申請案不超過五十MW。 陳崇憲表示,示範計畫規劃將於今年第四季公告、明年選商,預計二○二六年完工併聯。目前評估浮式風電的潛力場址面積在八十七到二五五平方公里之間,水深在四十二到二百公尺、最大裝置容量在七五○MW到二五○○MW之間。 本文來自:有效利用海洋國土 經部揭浮式風場3潛力場址

丹麥要建造全球第一座能量島!?

稱為離岸風機三巨頭之一的丹麥維斯塔斯風力系統公司,近幾年不斷拓展規模,讓自家離岸風機遍布世界各地,完成能源願景。而這都來自於一名僅出於想挑戰自己而設計風力渦輪想法的 19 歲年輕人 Henrik Stiesdal。  他當時並非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只是想著: 「說不定我能做個風力渦輪來發電?」 這不僅讓他成功發明機體,甚至還做了一個更大的機型,得以在面臨石油危機時期的困境,提供了家中所需的電力。後來 Henrik 將風力發電機的設計賣給一家公司,也就是維斯塔斯。 丹麥離岸風電場埋下再生能源故事的伏筆 維斯塔斯是當今全球最大的風力發電機製造商。 當年 Henrik 的發明成為現今遍布世界各地許許多多風機的原型。這也丹麥離岸風電場寫下第一筆再生能源的願景故事。 1991 年, 丹麥建了世界第一座離岸風力發電場—溫德比,11 座 54 公尺高的發電機成為當時著名的地標。 而把目光拉到今日,溫德比卻顯得小的許多,因為目前丹麥最大的離岸風電場 Kriegers Flak,總共有 72 座高達 188 公尺的風力發電機,每座風機的葉片每轉一圈,就可以產出 1,400 支手機所需的充電量,此風力場能滿足 60 萬戶家庭所需的電量。 丹麥要建造足以改變地圖的「能量島」 丹麥位居歐盟產油國之首,去年政府卻做了一項重要的決定,要在 2050 年 終止石油及天然氣的開採, 同時立即停止審核開採執照。即使代價高昂但丹麥卻還是讓世界知道石油及天然氣完全能被取代的,而這個策略其中一個關鍵是:丹麥要建造全球第一個能量島。 這個島離岸 80 公里遠, 面積相當於 64 個足球場, 是丹麥史上最大的基礎建設投資,規模大到足以重劃丹麥地圖。 而環繞能量島的則是數百座的離岸風機,當它們全面運轉時,能產生 100 億瓦特的電力,這足夠供應一千萬個家庭用電量,遠超丹麥全國所需。不僅如此,還可將電能轉成氫能以製造綠色燃料,再出口到其他國家,幫助他國做到能源系統的脫碳。 電力轉換為氫能再變成再生能源 這真的可行?沒有風的日子要怎麼辦?無法開採石油,飛機少了燃油怎麼飛?貨輪少了船用燃油怎麼開?外界的疑惑層出不窮且不曾停過。 但丹麥的能源工廠卻做到了解決目前風能所面對的兩大問題, 第一,先儲存風能以備無風之日 ; 第二, 電力轉為氫能再轉換成綠色燃料。 也就是,北海的風被離岸風機轉變成電力,再用電解器將電轉換成氫能,氫又進一步被製成永續的綠色燃料,得以用在船隻及飛機的航行上。 而為了大量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大幅擴張離岸風電產能則成為關鍵,而這正是丹麥所規劃進行的能量島。  若能透過創新、 科技與對策,最後善用遠比人類強大許多的大自然力量,或許在氣候變遷下我們則可以利用大自然的一體兩面,一解人類對於未來環境的集體焦慮。 本文來自:丹麥要建造全球第一座能量島!足以重劃歐洲地圖,數百座離岸風機如何發威? 資料參考:TEDPOLITICOCPH,圖片來源:VindØ/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