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澄清

屏縣農地不利耕地設綠能 環保局:發電量800MW非無限制擴張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屏東縣政府於東港、林邊、佳冬及枋寮4個沿海鄉鎮,劃定「嚴重地層下陷區光電計畫」專區,為確保農民耕作權,不過,近來坊間質疑聲浪漸漲,環保局強調,該區計畫發電量為800MW(百萬瓦),不會無限制擴張,因此至少會仍有3000公頃以上的農地可供農作。 地面型光電場成為選戰攻防議題,屏東因沿海嚴重地層下陷區為全國首個縣府核淮得設光電案場專案,成在野黨攻詰對象,近期坊間又再傳出農民因種電失去農保、老農退場又留不住青農及蛇鼠窩藏副作用等爭議。 屏縣府環保局指出,這4鄉鎮過去因超抽地下水,曾列為嚴重地層下陷區,現仍屬第1、2級地下水管制區,且在海水上溯下,許多土地都已出現鹽化,不少已是不利耕地多年,因此有縣府在尊重地主利用土地意願及權益前提及既有電力設施併網上限條件下,有限度的推動光電專區,預計發電量為800MW。 環保局指出,在部分農地轉作太陽光電後,減少農民抽取林邊溪下游地下水需求,並搭配上游設置大潮州人工湖補注地下水,減緩地層下陷,達到國土復育及產業永續發展目的。而近年同樣大小的光電板發電效率已較八八風災後的「養水種電」到近2倍,單一片就可發電達400w,以目前併網約300MW太陽光電裝置容量,使用農地比例約250公頃左右,未來達到目標的在單位發電量更大下,所需面積的比例一定更小。至少會有3000公頃以上的農地可供農作使用。另外,對於無力管理田間工作,又有土地鹽化等不利因素無法耕作的年邁老農,則可以有穩定收入過退休生活。 至於農保問題,環保局重申,農地若有意願出租供人種電,一定要進行變更地目,但這是完全基於地主的利用土地意願及權益,縣府環保局從未要求廠商提供所謂「不利耕作同意書」或其他網路媒體謠傳不平等條約相關文件,先前更製作地主注意事項手冊及Q&A圖卡,公告於縣府綠辦官網,讓地主了解相關權利與義務,只要民眾對合約有疑問,均可撥打專線電話詢問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針對部分地區爭議案件,在未取得居民同意之前,縣府已要求業者停止施工。 蛇鼠患問題,縣府環保局長顏幸苑則認為,作物收成期間食物充沛易引鼠、鳥禽覓食,但太陽能案場內並無食源,應非屬引鼠主因,縣府要求專案輔導業者維護周遭環境整潔;至於選址不當,縣府重申,屏東縣綠能推動政策以「專案專區計畫」、「土地複合式利用」兩大策略為主,專案為有限度使用相對不適合耕種的土地發展綠能,專案專區外鄉鎮優先鼓勵結合既有設施與光電的「複合利用」方式。 屏東縣環保局表示,民眾對於光電發展與環境保護議題逐漸重視,縣府尊重私有地主有處置自家土地財產,以及業者依法申請案件的權利,惟審查過程將審慎關注山坡地、耕作農地、歷史遺跡、生態保育或重要觀光景點聯絡道路沿線等議題,並要求廠商提出因應作為,以避免衍生爭議性問題,兼顧開發合理性及維護本縣農民耕作權益。 學校屋頂光電即為複合式利用的種類之一。(屏縣府提供) 大武丁滯洪池浮動型光電。(屏縣府提供) 已遷葬公墓活化設置光電風雨球場。(屏縣府提供) 畜牧場屋頂型光電。(屏縣府提供)

澄清!別被不實新聞誤導!(一)

鼠害是農民鄉親與光電業者共同的痛,攜手以友善方式防治 回覆中天新聞《民間特偵組》第 95-2 集【直擊光電板下的秘密!蓮霧園成蛇鼠的吃到飽餐廳!】協會說明如下: 一、鼠害一直以來是我們農民鄉親頭痛的問題,並非太陽能案場設置才有。   回顧過去政府每年編列老鼠藥預算,藉以防止相關傳染病與影響農作生產。農委會從 2015 年起即停止長達 40 年的「全國農地滅鼠週」計畫,2016 年不再補助各縣市政府採購老鼠藥,於2018 年取消了農地滅鼠餌劑「共同供應契約」,不再對農田投放老鼠藥。   關於報導中的蓮霧園所遭受老鼠搶食問題,初步以老鼠有食物才會被吸引的習性來看,蓮霧收成期間因食物相對充沛,引來老鼠與鳥類等動物鳥禽等覓食是平常即可能會發生的情形。反觀太陽能案場內並無食物來源,實非引來老鼠之主因。 二、太陽能案場亦為受影響,仍秉持友善農業生態環境理念來維護。   經該報導中的太陽能案場所屬公司反映該案現場線槽內的電線多處被老鼠破壞,必須修補維護。   該公司配合政府友善農地政策以及避免隔壁農作物遭受汙染,不採用老鼠藥作為防治方法,而以較友善之環境衛生整理搭配物理防治法,使用黏鼠板、補鼠夾、補鼠籠等器材進行補鼠工作,以降低野鼠棲群密度。   且鑑於農委會與屏東科技大學野保所的鳥類生態研究室刻正合作推廣在田間設立猛禽棲架,增加猛禽在田間停留的時間,讓猛禽幫農夫抓老鼠。以黑翅鳶為例,體型與鴿子差不多大,每隻雄鳥一年至少可捕捉一千隻老鼠;一隻雄鳥在繁殖期間,育一窩雛鳥,平均每天要吃掉十幾隻老鼠。該公司表示將與屏東科技大學接洽討論相關設置可行性。   本協會認為該公司採用上述兩種友善環境的方式來因應,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所述「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的方向,給予肯定,也會提供給協會成員參採。也特別呼籲媒體朋友能夠秉持客觀的態度,給予我們太陽光電產業專業且公正的針砭,一起為更好的社會來努力! 本文來自澄清!別被不實新聞誤導!(一) – 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 TPISA

「距離20公尺就回到環境溫度!」 太陽能光電板是否會導致熱島效應,效能、地點是關鍵!

▲地面型太陽光電通常設置在空曠且散熱良好的郊區,不易形成熱島效應。圖為彰濱太陽光電場示意圖。台電提供 太陽光電是否造成熱島效應,經濟部能源署組長林文信指出,熱島效應是發生在很大尺度、很大範圍的事,若是在都市屋頂設光電板,反而有助減緩都市熱島效應。 林文信也說明,經工研院實地量測,一般來說,地面型光電板本身在日間因太陽照射,當然會與一般地面一樣會有溫度,但在距離光電板20公尺的位置,就會回到環境溫度,光電板下方溫度反而會比較低。 這與光電板效能高低有關。學者陳正平分析,低效能太陽能板,因轉換為電能比率較低,轉為熱能加熱地表比率較高,易造成光電熱島效應;反之,高效能太陽能板轉換電能比率較高,反有機會造成光電「冷」島效應。 此外,設置地點也是關鍵。學者林子平也分析,地面型光電因光電板、支架、地面都是人工材料,會比自然地表吸收更多熱量,釋放出較多熱輻射,使周圍氣溫微幅上升,但通常光電板常設置在建物較少的郊區,風速較大能有效散熱,不致產生嚴重都市熱島效應。 熱島效應為大尺度、大範圍,都市屋頂設光電板反有助緩解 對此,經濟部能源署組長林文信說明,熱島效應其實是發生在很大尺度、很大範圍的事,他們有請工研院實地量測過,設置光電板其實並沒有達到熱島效應的程度,且會產生的影響也要視設置地點而定。 林文信說明,夏天時都市地區因為冷氣拚命運轉,所以會在周圍氣溫提高後,讓都市內的熱到夜間仍散不出去,產生惡性循環,因此在都市建物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板遮蔽,可以減少開冷氣,反而有助減緩熱島效應。 光電板設置魚塭 工研院實測距20公尺就回到環境溫度 若是設置在空曠地點如漁塭,因為有光電板的遮蔽,在夏天時,魚塭本身反而不會這麼熱,光電板本身當然會有溫度,一如太陽照射地面柏油路就會很燙,至於周遭溫度,工研院量測結果顯示,在距離光電板20公尺的位置,就已經回到環境溫度。 林文信說明,因此以太陽能光電案場本身來觀察,夏天時光電板下方的溫度會較低,周遭溫度會有些受影響,但只要到20公尺就回到環境溫度,而光電板在夜間就沒再發電,因此也不會有熱產生。 林文信強調,現代社會社群軟體比較發達,大家都有各自看法、想法,經過多次轉傳難免會「三人成虎」,而且太陽光電的設置本就是能源轉型中的重要一環,透過設置太陽光電,就是要盡量讓國內電力低碳化。 太陽能板若效率高 反有機會造成光電「冷」島效應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陳正平曾向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表示,在比較太陽能板與地表的太陽加熱作用時,考慮的參數是已經扣掉轉換為電能部分的「有效反照率」。 因此,陳正平指出,在太陽能量相同的情況下,低效能的太陽能板,因為轉換為電能比率較低,轉為熱能加熱地表比率較高,容易造成光電熱島效應;反之,高效能的太陽能板轉換電能的比率較高,反而有機會造成光電「冷」島效應。 地面型光電通常設在散熱佳的郊區 屋頂型設置適當可為室內降溫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特聘教授暨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林子平也對SMC說明,對於太陽能板是否會造成「都市熱島效應」,亦即都市的市區比郊區高溫的現象,要從其設置地點決定。 林子平指出,若是地面型光電,因光電板、支架、地面都是人工材料,所以會比原來的自然地表吸收更多的熱量,而釋放出較多的熱輻射,使周圍氣溫微幅上升。不過,通常地面型的光電板常設置在建築物較少的郊區,且風速較大能有效散熱,所以不致於產生嚴重的都市熱島效應。 林子平接著指出,若是屋頂型光電,若設計得當,可以創造牆面、窗戶、屋頂的陰影,或阻絕太陽光進入室內,讓室內降溫,這麼一來,開啟空調的時數降低,運轉時排出熱量減少,反而能有效讓都市降溫。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bl1j7E

一圖看懂 太陽光電三大觀念釐清!2050淨零台灣為何要有太陽光電?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本文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隨著全球73個國家加入碳稅或ETS,碳定價已被證實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的有效手段。尤其台灣產業以外銷為導向,淨零減碳議題不僅是為環保,更關係到台灣企業的競爭力;若不積極面對挑戰,碳價成本將威脅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衝擊產業競爭力。因此,產業轉型發展綠電減排,已是不可不為的生存策略。 當全球綠電應用迅速發展,歐盟更早在2020年取得「最綠年」成果,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38%,甚至超越化石燃料佔比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經濟部能源局更研擬太陽光電能源用地白皮書,計畫將太陽光電用地需求納入國土規劃架構。然而,太陽光電作為新興能源,對社會大眾來說較為陌生,因此本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觀念1:無毒可回收,汙染趨近零 「太陽光電板製造對環境有害?光電會有電磁波對人體影響?」其實,太陽能板結構簡單(主要由玻璃、鋁框和矽晶片組成),材料無毒且可回收,容易模組化又方便建置;目前政府已建立太陽光電模組回收機制,只要遵守環保法規製造太陽能板,幾乎不會排放汙染物。此外,光電發電設備主要由光電模組與變流器組成輸出直流電,不會產生高頻幅射;設備產生的磁場強度相當於一般家用電器如電腦,並沒有對人體產生電磁波危害的疑慮。 更無庸置疑,源源不絕的日照,讓太陽能成為最乾淨、最友善環境的能源之一,也是台灣綠能發展不可或缺的途徑。 觀念2:智慧電網與儲能,365天不斷電 「太陽光電無法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天氣不好的話,電力又告急?」其實,太陽光電已是是國家發展重點,隨著技術快速發展,勢必能應對高能耗需求,包括工業生產和大型機構的電力所需;例如台電已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結合儲能,增建大甲溪光明發電廠計畫、協和燃氣機組改建計畫,以提升系統韌性與速度。透過智慧技術和儲能系統,太陽光電能夠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甚至有機會成為主要能源。 許多綠能產業正致力發展智慧管理、智慧電網和儲能技術,太陽光電也不例外。透過智慧管理,做到依照實際需求和天氣條件即時調整光電輸出,運用智慧電網提升能源分配的效率,藉由儲能系統在離峰時段儲電,於尖峰時段輸出能量,補足用電缺口,提升太陽光電系統的靈活度與應用效率。簡言之,無論天氣變化,只要建構完備的電力系統韌性,即可維持穩定供電。 觀念3:長遠投資,實現回本 「太陽光電設置和運維成本過高,無法回本?」我們都知道太陽光電源自取之不盡的太陽能,隨著太陽光電技術不斷進步,設施的建置和運維成本勢必逐步下降,並反映在電費上;換言之,太陽光電是一項必要的長遠投資,更是一個合理規劃即可預期回報的投資。 目前日本、歐美等國正積極發展農電共生、漁電共生,引導廢耕農地或廢棄魚塭重返耕耘或養殖,他國經驗也多次證明太陽能板有助於降低區域氣溫、幫助維護植被、避免土壤退化。 面對2030年實現產業淨零、2050年全國淨零的目標,地狹人稠的台灣更應該善用土地資源;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再利用廢耕地,推動智慧農/漁業、實現農/漁電共生,並善用太陽光電系統特性,提升綠能佔比、土地與空間利用率、糧食生產效率,最大程度地發揮經濟效益,造就產業多贏。 發展太陽光電的路上或許會面臨許多挑戰,但永續目標在即、綠電趨勢不可逆,太陽光電已被證實是可利用的綠電來源,全民應具備綠能共識、理性討論,共同思考如何實踐環保選址、智慧管理及儲能系統,朝向長遠、穩健的太陽光電邁進,才能為淨零台灣鋪平道路,實現永續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 本文來自一圖看懂 太陽光電三大觀念釐清!2050淨零台灣為何要有太陽光電?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農業部鄭重澄清:並無同意大武山下400公頃農地變更種電

農業部鄭重澄清:並無同意大武山下400公頃農地變更種電 發布日期:112-11-21 發布機關: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        有關媒體報導,農林公司所有之屏東老埤農場,將變更400公頃農地作光電案場且已準備送件。農業部鄭重澄清:尚無接獲該案審查或徴詢同意之情事,且該農地涉及農企業法人之承受許可,受到農地農用之限制。 農業部表示,89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對於近80萬公頃的耕地,除開放自然人可以自由買賣外,僅限農企業法人經營資本密集或技術密集類目,符合ㄧ定標準,始可承受耕地,係為特許性質。目的是希望透過企業協助農產業升級,達成農業永續經營目標,故對於申請案件應提出之農業經營利用計畫書為審查重點,經審查同意後,即需維持所核准之農業經營利用,並無所謂已經營若干年即完成使用而可變更作他用。經查農林公司當年承受耕地係為作茶葉生產,因該案場區塊完整,已成為茶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歷年受到農業部農糧產業及試驗研究單位協助及輔導。 此外,報導指出農林公司擬變更使用面積高達400公頃,倘若送審,該變更規模係屬中央區委會審議同意權,且涉及環境生態議題須受檢核,所需考量之事及價值甚多,以及必須進行在地溝通,絕非可輕易變更。至於報導提及茶樹結合光電部分,農業部再次強調,地面型農電共生並無開放,現階段仍在農業部試驗單位實驗中。同時,在優先維護糧食安全及保護農地永續經營的前提下,以「農業為本、綠能加值」為原則,跨部會合作推動農業綠能政策,特別在地面型漁電共生,已公告漁電共生區位範圍 20,905公頃,惟目前開發面積僅2,150公頃,仍有很大持續推動之空間。 本文來自農業部鄭重澄清:並無同意大武山下400公頃農地變更種電(農業部全球資訊網) (moa.gov.tw)

曾文水庫可穩供至明年春天 經濟部:光電致旱謠言不攻自破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曾文水庫蓄水率今年5月底一度下探6%左右,部分人士將南部久旱不雨,歸咎於太陽能光電板阻礙鋒面形成所致。然而,受惠於今年以來的多個颱風外圍環流及午後雷陣雨挹注,曾文水庫在本月11日達到滿水位,對此,經濟部表示,光電板會釀乾旱的謠言不攻自破。 經濟部水利署官員說明,目前全台水情正常,聯合運用的曾文及烏山頭水庫主要任務是支應嘉南灌區的用水,目前合計蓄水量約5.8億噸水,可滿足嘉南灌區明年一期稻作,預計嘉南地區可穩定供水至明年春天枯水期結束。 官員進一步說明,嘉南灌區明年1期稻作就需2.3億噸水,旱作也需約8000萬噸水,單是農業灌溉用水就會消耗3.5億噸水,枯水期間還要支援嘉義仁義潭與蘭潭水庫,以曾文水庫的蓄水量來看,可安全度過明年5月前的枯水期。 官員表示,現在還是豐水期,由於近期內仍有降雨機會,會依降雨預報對曾文水庫進行適當調節性放水,保留滯洪空間,也讓蓄水效益最大化。 經濟部能源局官員亦稱,光電板的運作是將太陽光的能量轉為電能,並非轉成熱能。南部設置光電板以致少雨的說法就是「穿鑿附會」,如今滿水庫讓謠言不攻自破。 數月前光電致旱論沸沸揚揚之際,氣象局副局長馮欽賜就曾說明,裝設太陽能光電板這種局部地貌的改變,難以影響颱風、鋒面這類大型天氣系統,光電致旱論在學理上說不通。而今年上半年南部水情吃緊是因豐水期還沒到的關係,若要把南部少雨歸咎於太陽能板影響鋒面形成,如此論點基礎過於薄弱。   本文來自曾文水庫可穩供至明年春天 經濟部:光電致旱謠言不攻自破 – 自由財經 (ltn.com.tw)

光電升壓站影響用水安全? 能源局:科學實證沒影響

有關媒體報導民眾對於雲林口湖鄉設置升壓站抗爭一事,經濟部指出,民眾對於電磁波影響鄰近淨水場水質的擔憂,事實上太陽光電所產生的電磁波屬於低頻電磁波,屬於非游離輻射,依據環保署網站介紹,並不會破壞生物細胞分子,也不會產生溫度變化,不會在人體或生物體產生累積效應,當然也不會影響水質,相關的訴求希望能回歸科學證據體論。 經濟部說明,特定媒體藉由此事件,解讀為中央強推光電,地方政府也無奈的方向並不公允,光電或升壓站之土地均需獲得地方政府同意土地變更或容許使用,而民眾之反對訴求,中央地方一致,應該理性溝通。就電磁波擔憂的部分,經濟部也曾委請工研院,在台南北門光電案場升壓站進行電磁波實測,於升壓站旁測得電磁波為0.1mG遠遠小於我國電磁波規範833mG之標準。 另外關於甲地施工卻於乙地辦理說明會部分,經濟部說明,經詢問業者,該案包含光電案場及升壓站,所在位置均位於雲林縣口湖鄉,因此業者才於口湖鄉內辦理發電廠說明會。相關說明會的目的是希望業者於施工前,能多與地方民眾溝通,告知民眾案場的施工範圍、施工期程及施工方式等,民眾如不清楚,即便經濟部已核發施工許可,仍可請業者向民眾說明。 經濟部另表示,該光電案場屬於農委會公告不利農業經營區範圍,再經雲林縣農業處依「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進行審查,並已核發農業容許證明。另其升壓站用地則屬一般農業用地,也經雲林縣建設處依「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進行審查,並核發非都市土地容許使用文件。光電及升壓站用地均取得地方政府同意變更或容許使用文件後,經濟部才會核發施工許可。 本文來自新聞 – 最新消息與活動 – 經濟部能源局(Bureau of Energy,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R.O.C.)全球資訊網 (moeaboe.gov.tw)

水庫設太陽能電廠會釋毒?光電協會:國際有案例且安全

近日報載水庫上設太陽光電,造成民眾對太陽光電板是否有毒會釋出產生疑慮,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今(16)日特別提出說明,國外水庫早有在水庫設立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案例,證明太陽能板安全可靠。 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表示,國內矽晶太陽光電板功能是利用半導體特性來發電,本身裡面若有水氣也會影響發電效益,太陽能板表面為玻璃、背面為防水塑膠膜,類似水龍頭連接用的白色止滯帶成份可將太陽能矽晶片緊密封裝在裡面。 另一方面,太陽能板製造業早期係以出口為主,對國際上各項要求都有進行測試,例如進入歐盟除一般特性測試外也進行了RoHS測試。另外,對於水質測試,也特委託國內專業實驗室進行實驗,除將太陽能板泡入水中七日測試水質均低於環保署河川水庫水質標準,另為確保萬一被異物敲到破裂是否會溶出物質,實驗室也將太陽能板敲裂泡水中一周再測試水質仍達環保署水質標準。 報載提及太陽能板泡入水族箱中魚蝦會死光光,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表示,此項實驗早在多年前國內模組製造商就做過此類長期實驗,經過兩年水族箱生態系自然繁衍下蝦類成長8倍、魚類成長為2.5倍數量。 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表示,水庫太陽能板並非泡在水中而是浮於水面上,上述實驗已經比實際使用嚴格多倍,另外國際上於水庫建置太陽能板發電早在八、九年前日本埼玉及千葉、英國倫敦、美國、大陸等都早有案例,而台灣較歐、美、日晚才大量開始推動地面太陽光電建置,台灣使用的太陽能產品無論品質及技術上都是比早年更成熟,因此可以安心。 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表示,台灣為出口導向經濟體,因為大多數科技業都陸續加入RE100行列,台灣需要大量再生能源,協會表示尊重言論自由,歡迎社會賢達對於太陽光電設置理性討論。部分學者、媒體朋友、民意代表因一時不察引用到錯誤訊息,產業協會願意提供相關測試數據、國際論文、國際案例及安排參觀無論漁電共生、農電共生、屋頂光電,一起為台灣經濟打拚、留給子孫一個安全乾淨的台灣努力。   本文來自水庫設太陽能電廠會釋毒?光電協會:國際有案例且安全 | 財經焦點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udn.com)

春節期間綠能發威,初四風光首度破發電占比 30%

初四中午太陽能及風力瞬時發電量合計達623.3萬瓩,風光滲透率達31.21%,相當於每3度電中,便有約1度是綠電。在風光合力發威下,風光滲透率首度突破3成,再創新高。 台電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大年初四,風光合力發威,帶動風光滲透率首度突破3成;今天中午12時32分,太陽能及風力瞬時發電量合計達623.3萬瓩,風光滲透率達31.21%,相當於每3度電中,便有約1度是綠電。 台電說明,除了過年用電量低外,主因仍是2022年衝刺出史上最高的年度再生能源裝置量,因此能增加發電量。 台電指出,去年國內再生能源設置創新高,太陽光電部分模組配置量達2.5GW,是有史以來完成量最高的一年,透過漁電共生等模式,有效加快設置速率;離岸風電方面,新增裝機量超過1GW,近幾年逐漸累積海事工程經驗,各業者將持續推進離岸風電進程。 台電並靈活運用抽蓄水力、時間電價、輔助服務及需量反應等彈性措施,配合精進傳統機組調度策略,維持夜尖峰穩定供電,並維持系統頻率及電壓穩定。 台電強調,近期特定媒體人稱再生能源導致電壓不穩一事,證明並非事實,希望特定媒體人藉由網路傳播資訊時,能夠謹慎查證再發言。 台電表示,特定媒體人稱核二2號機每年發電量達150億度電,全段引用「維基百科」文字,錯誤把1、2號機的合計發電量搞錯成一台機組的錯誤資訊。 此外,台電虧損主因是國際燃料成本大漲,為避免通膨影響全國民眾,因此吸收成本,卻被誤導為能源政策問題,台電對此深表遺憾。 台電並以核電占比更高的法國及韓國為例,法國及韓國電價漲幅都大於台灣,但法國虧損超過新台幣4000億元,韓國虧損將近新台幣8000億元,也大於台電。 台電表示,新年剛開始,再生能源滲透率即首次突破3成,台電感謝第一線工作人員的努力成果,年假時每日超過4000人次出勤人力,是維持電網安全的重要支柱。 針對少數不實訊息,台電強調會持續向社會說明正確資訊,並努力維持供電穩定,盼望特定媒體人能正視台電努力,在販賣網路聲量的同時,可以運用影響力,多多傳播正確資訊。 本文來自:大年初四風光合力發威 每3度電約有1度是綠電 | 產業熱點 | 產業 | 經濟日報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