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盤查

圖解》碳中和、碳盤查有何不同?碳交易趨勢怎麼走?一文看懂如何做「碳管理」,及5大產業減碳重點

碳管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面對碳資訊爆炸時期,企業如何區分自身現階段的關鍵分水嶺,為自身需求做好碳管理與規劃。本文介紹碳管理的基本概念、實施步驟和重要意義,幫助企業在環保和社會責任方面取得進展! 碳中和和碳盤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許多一開始接觸【碳管理】的人都會被這兩個名詞搞混。雖然碳中和和碳盤查都涉及到減少碳排放,但前者著重於減少和補償碳排放,而後者則著重於對碳排放進行詳細測量和評估,以尋求減少排放的機會。   碳中和是什麼? 碳中和Carbon Neutral是指企業或組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特定的衡量時間中,透過各種減碳方式(如:利用精實管理中減少各種浪費的精神,做到製程改良、減少原物料浪費、更換節能設備,或提升能源使用率等),將排放的二氧化碳正負抵銷/抵換,達成二氧化碳的平衡,也就完成「碳中和」。 碳中和3大步驟 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布的「碳中和實施與宣告指引」和英國標準協會BSI所制定的「碳中和實施標準」PAS2060的內容,碳中和是需要經過碳盤查、碳減量及碳中和(抵換)等三步驟。完成三步驟後,最後需由第三方的公證單位確認驗證,才能對外宣告企業是符合碳中和的標準。 步驟1╴碳盤查:量化碳排放量 1.確認碳盤查目標:企業/組織要開始減碳,可依據企業本身的特性,選擇要進行碳中和的主題和範圍項目(如,組織、專案或產品等),建立碳盤查的組織邊界報告。 2.進行碳盤查工作:確認碳中和的範圍和計算項目後,利用碳盤查的數位系統軟體工具,計算出直接和間接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量化整體的碳足跡。參考的ISO如,組織型碳盤查ISO14064、產品型碳盤查ISO14067、能源管理ISO50001。 確認碳盤查目標>進行碳盤查工作(量化)>擬定碳管理計畫>碳減量>碳中和>宣告並完成驗證 3.擬定碳管理計畫:找出高碳排的熱點後,設定短中長期各階段的時間和目標(短期目標時間為一年)。相關國際標準:如,科學基礎減量倡議SBTi、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架構(TCFD)。 步驟2╴碳減量:進行減量措施 透過碳盤查了解企業整體的碳排放量後,企業要確定減碳的方式是否有效,就應該隨時觀察碳排放量的變化狀況。所以碳盤查不應該只是每年一次的固定工作,因為若是一年後才發現減碳的方式無效,這一年的減碳工作就不只白費工,更是浪費成本和時間。 企業要即時監測目前的碳排放量,可以利用像是碳盤查和能源管理的數位工具,做到定期(像是一周、一個月或一季)和過去的數據進行比較,依據PDCA的優化流程,確認是否要調整減碳的方法。   減碳的方式可能包含對企業內部和對外的供應鏈減碳要求。企業內部的減碳方式大致有下面四種: 1.製程改善:生產製造過程的效能提升,利用精實管理的精神,降低製程中各種浪費。像是看燈塔工廠怎麼做?文中提到,很多企業是利用工業4.0或智慧製造的技術,不只做到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等提升生產效益,更同時達到環境永續。 2.能源提效及轉換:台電近日開始提升電價,用電成本突然大幅增加,利用能源管理系統,協助企業採用最合適的契約容量的用電數,讓用電不超標。另一種就是轉化能源種類,如:自行建置像是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或購買綠電等。 3.循環經濟:從產品設計的源頭增加減少廢棄物產生(Reduce)、重複使用(Reuse)和回收再利用(Recycle)的3R概念、物料採購條件納入可回收/可循環材料的要求、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再利用等。更多說明,在循環經濟,達成「碳中和」的策略之一文章中說明。 4.供應鏈:要求供應鏈同步進行減碳措施。 步驟3╴碳中和:進行碳抵換 碳抵減:當已進行碳減量的工作,但仍有無法減少的溫室氣體,則可考慮利用購買國際上合格的碳權/碳額度,以碳抵換的方式達成「碳中和」。 最終步驟:宣告碳中和:完成驗證 「碳中和」的宣告,可依據品牌客戶、投融資的金融機構等利害關係人或企業本身的要求,選擇採用由第三方驗證機構查證(independent third party certification)、其它機構確證(other party validation)或自行確證(self-validation)的方式,進行「符合性聲明 QES(Qualifying explanatory statement)」,才能算是正式宣告達成碳中和。 碳盤查可以很科學且有效率 碳盤查的項目繁雜且多元,而且每年都要持續進行工作,但若每年都重新做一次碳盤查,既是花時間重工又很難看出減碳策略是否正確,所以企業應該隨時監控排碳數據狀況,以確認減碳方式是否需要調整。若有科學數位化的碳盤查系統,可以快速整合企業各項運作流程,更能即時掌握碳排放的數據,例如: 1.採購:從ERP中了解採購的物料狀況 2.人資:可以從人資系統中收集每個員工出差、通勤等狀況 3.能源:利用能源管理系統整合IoT數位電錶,就可以統計企業中各個區域和設備的用電狀況 4.製程:MES中所記錄工廠生產過程中的相關數據 若碳盤查的數位系統工具可以整合上面各種系統中既有的數據,再對應系統中的碳排放係數,就可以更科學且有效率進行碳盤查,快速產出符合國際標準的碳盤查報告,且隨時監控企業整體的碳排放狀況,以確保減碳的計畫和執行方式的正確性。 碳盤查項目都和企業營運的各種流程及企業系統內既有數據有關,其實就不難發現【碳管理路徑】雷同【數位化 → 數位優化 → 數位轉型】。 2050淨零排放是全世界共同的目標,所有企業在2050年前,都需要積極面對「碳中和」的問題。企業若能利用數位軟體系統工具隨時更新碳盤查的資料,讓碳盤查的數據更正確且具有參考性,在後續對應 ISO 14064、ISO14067等國際標準時,可以更有效率地被驗證。 現階段的關鍵分水嶺如何區分? 1.什麼時候要導入顧問專家?長久之計為何? 2.公司有多少預算進行ESG 轉型?擁有多少的碳預算?急迫事件的處理順序? 3.公司適合的轉型方式?碳中和?淨零? 上述這些問題也是大家常常詢問的問題,那為什麼要從國際標準切入呢?其實就是與世界接軌,擁有共同語言,更容易協作與審查,避免自己排除在外。坊間有很多倡議型工具,像是金管會即將要求大企業要提供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在報告中必須利用質化與量化評估企業是否有氣候相關的風險。 另外【碳預算】也是許多人忽略的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 based target, SBT),藉由科學方法及權重計算方式,計算在全球碳預算的情境下,特定產業、特定公司合理的排放(減碳)額度。碳減量包含三個重點:哪一年淨零?淨零路徑?最後才是碳預算,這三元素綜整的規劃,才是形成企業減碳路徑。 碳交易的趨勢 而企業多排的碳減不下來,也可以透過碳交易抵換。總量管制的情況下,受管制的企業需繳交相對應的配額數量。假設當企業A需要更多排碳配額,可至市場購買,企業B排放量不到原先配額,可將剩餘部分放到市場賣出,得到額外收入。但若排放超標則會受罰,上述情形是在未來碳權制定,搭配碳稅或碳費上路的碳交易趨勢。 直接碳定價的幾種工具形式 4種直接碳定價形式 隨著碳定價的發展,實務上有4種典型直接碳定價工具的形式: 1.總量管制排放交易 由政府擬訂,受法律規範,強制執行。 2.碳環境稅費 由政府擬訂,受法律規範,強制執行。 3.碳信用抵換機制 排放源(企業)自願性,獎勵機制,例如換了電動車後,去和主管機關申請減碳成效認證。 4.內部碳定價 排放源(企業)自願性,獎勵機制。由公司內部制定碳評價,讓各單位執行。 結語 台灣目前以修法來看,碳稅費機制是相對簡單、容易啟動的選項,未來等機制運作成熟,或許可朝龐大的碳交易市場邁進。【淨零碳排】現今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執行成本過高,技術門檻過高,所以以現可執行大多還是選定【碳中和:碳盤查>碳減量>碳抵換(ex.碳交易)>宣告驗證】,不過未來若只依靠產業改良製程、使用綠電減碳,都難以達成碳中和,負碳技術還是未來邁向淨零碳排的重要手段,不容我們忽視。   ※本文授權自就享知,原文見此

碳排數據揭露從志願轉強制,供應鏈壓力加速範疇三盤查需求

2023年開始出現第一波必須在年報中強制揭露溫室氣體數據的企業,而且要通過第三方確認,但在品牌供應鏈壓力下,更難的範疇三碳盤查挑戰成為新課題 文/余至浩 | 2023-01-06發表 在2022年3月,金管會發布一份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 將從2023年開始要求上市櫃公司及鋼鐵、水泥業,依法必須完成碳資訊盤查,每年盤查的結果,還必須強制揭露於年報中,甚至不只上市櫃公司,對於金融業也有同樣要求。(圖片來源/金管會) 在2022年3月初,金管會發布一份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訂出上市櫃公司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揭露時程,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2027年必須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完成查證,以此來達到企業碳排放資訊揭露。這份永續發展路徑圖一公布,也代表臺灣邁出企業落實永續發展責任一大步。 2023年碳盤查新制上路,資本額百億元的上市櫃公司、鋼鐵、水泥業首當其衝 從2023年開始,臺灣也將進到ESG碳盤查啟動的元年,未來上市櫃公司依法負有碳盤查的責任,而且每年盤查的結果,不但要經過查證,還必須揭露於年報中,甚至不只上市櫃公司,對於金融業也有同樣要求,未來每年年報中都必須有相關揭露,意味著,企業必須開始動起來,將以往口號轉為實際行動,落實ESG減碳。 碳盤查新制上路後,臺灣首波受到衝擊的企業,高科技製造業與電子製造業,像是台積、鴻海、聯電、廣達、友達、佳世達、和碩、緯創等等,這些大型企業都是資本額破百億元的上市櫃公司,屬於碳盤查首波實施對象,需要在2023年底前完成第一階段盤查。 除了特定上市櫃公司,此階段也將鋼鐵、水泥業這類排碳大戶列入,預估約有一百多家業者受影響。 從這份永續發展路徑圖的規劃中,臺灣2023年先從資本額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展開盤查工作,接下來,將擴大適用到50~100億元和50億元以下的上市櫃公司,分別須在2025年、2027年陸續完成盤查。金管會未來還要建立上市櫃公司ESG評鑑制度,來引導企業良性競爭,提高上市櫃公司整體永續發展水平。 上市櫃公司和金融機構自2024年起皆須在年報中強制揭露碳排在內的氣候資訊 企業完成每一階段碳盤查後,都必須在一年內完成碳盤查確信,確保提供的資訊為可信,而且不只對單一家企業進行盤查,未來更要擴大到集團所有子公司,都必須在完成第一次盤查後的1~2年內,一併完成旗下子公司盤查的動作。 這些上市櫃公司每年公布年報中,以後都必須加入包含溫室氣體在內的氣候資訊,尤其,對於溫室氣體盤查的資訊揭露,必須提供更詳細的資訊,包括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密集度、確信機構,以及確信情形說明等。 另外,修法後的新規定,也要求年報中要提供氣候相關資訊,包括需敘明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監督及治理、氣候風險與機會對企業業務、策略及財務影響,還有因應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轉型計畫等。其他如果有使用內部碳定價作為規劃工具,也得額外提供相關價格制定。 不僅如此,金管會預告,從2024年起,金融業年報有關氣候資訊揭露將比照上市櫃公司辦理。 以前主管機關對於上市櫃公司碳盤查資訊揭露,並沒有特別要求,大多是由業者主動揭露,來落實治理及永續發展。但從2023年起,不只要求企業進行碳資訊盤查,未來更強制要求其必須在年報中揭露盤查及確信情形,而且揭露範圍,未來更從單一家企業,到旗下子公司碳排資訊都包含,數據蒐集與複雜度也因此大幅提高。 從國際趨勢發展來看,配合美國最快2024年實施CCA碳關稅,歐盟CBAM也將上路,臺灣企業商品之後輸入美國、歐盟,必須依據產品包含範疇一(直接排放溫室氣體)或是再加上範疇二(間接排放能源)的碳排放量統計進行申報,以此繳交碳邊境稅。 因此,企業現在必須加緊腳步,展開盤查工作,以掌握內部直接和間接碳排放的情形,才能跟上國際潮流的變化。 除了法規要求範疇一和二碳資訊揭露,面對供應鏈壓力,也加速範疇三盤查需求 但是,除了範疇一、範疇二的碳排數據蒐集及揭露,企業也開始重視範疇三的盤查。像是蘋果、Google、Dell、HP等品牌商過去1~2年開始紛紛要求其供應商揭露碳排放量,作為其範疇三的碳排計算,來設定減碳計畫,以達成ESG永續目標。 這些品牌商生產的上下游企業,為了將自身碳排數據蒐集及揭露,提供給品牌商進一步做資訊彙整,除了需要強化數據蒐集及建構溫室氣體盤查能力,甚至必須有一套資料交換標準,才能夠向品牌商提供完整內部碳排資訊,來因應日後減碳所需,或更短交付周期,掌握供應鏈排碳數據變化。 臺灣目前要求上市櫃公司揭露碳盤查資訊,僅限於範疇一、範疇二,並不包含範疇三,對於企業於年報中揭露的資訊,僅包含範疇一和二的資訊,並沒有要求範疇三,而是交由企業自行決定是要否揭露。 但是,臺灣一些大型科技或製造公司早早已經開始為範疇三的碳盤查積極展開布局。以華碩為例,統計超過9成總體排放量是來自範疇三的供應鏈碳排放,成為未來推動減碳的關鍵。就連銀行的投資、授信對象的額度也將計入銀行的範疇三碳排,成為企業未來必須關注的新課題。 2023年完成第一階段碳盤查計算後,企業一方面可以根據碳盤查的結果擬定減碳策略,接下來也能進到數據分析、碳減量的執行階段,持續透過數據蒐集、分析及監測,改善碳排放量,來達到減碳目標。 從iThome 2022 CIO大調查中看到,臺灣企業目前因應ESG碳排減量主要IT做法,以無紙化、機房節能和雲端採用為大宗,另外也有少數企業開始建立系統化的碳盤查監測機制,或發展碳足跡儀表板,強化數據監控和管理。 為了趕在2024年完成碳盤查,以便開始在年報中揭露碳排相關資訊,企業勢必得投入更多時間和IT資源,也將加速企業更進一步邁向淨零。 本文來自:【2023年CIO必看10大趨勢:趨勢5】碳排數據揭露從志願轉強制,供應鏈壓力加速範疇三盤查需求 | iThome

綠電難買真相 台電保證收購太誘人

對2050淨零碳排的趨勢,全球企業都像加入限時賽,趕不上法規或供應鏈要求就淘汰。台灣許多中小企業連第一步「碳盤查」都沒做,要如何迎戰這場生存遊戲? 願景工程基金會與經濟日報共同製作「減碳限時賽」專題報導,剖析產業現況及實戰指引,陪伴產業走過轉型陣痛期。 綠電都被台積電買光了?「綠電憑證交易」上路至今,台積電買下總量99%的憑證,一度成眾矢之的。事實上,台積電可能背了「綠鍋」,台電才是綠電的最大買家。去年台灣生產的綠電超過九成由台電保證收購,只有6.5%流通到憑證交易市場。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副局長謝翰璋說,政府正引導綠電進入市場,也開始輔導售電業,「未來中小企業買綠電,就像去便利商店一樣簡單。」 根據台電與標檢局資料,去(2021)年全台生產的綠能僅約6.5%進入憑證交易市場,而98%的憑證又由台積電買下。 這些數據解釋了「買不到綠電 」的背後原因:絕大多數綠電根本沒有進入市場。 美妝品牌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表示,歐萊德很早就加入RE100,承諾2025年100%使用綠電,用電是多數公司的主要排碳源,因此,公司目前已盡可能自建電廠,今年預計可達一半目標,「其餘部分仍須買綠電才能滿足」。 企業抱怨買不到綠電,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強調:「我們估算過,現在綠電是供給大於需求。」他表示,買不到綠電不是綠電不夠,而是市場結構問題;對發電業者與銀行融資端而言,台電很穩固,20年保證收購,而且買家是政府。 台電躉購制度是效法德國,在綠能發展初期為了鼓勵開發,由政府保證收購。「以前是政府當奶媽,銀行才勉為其難接受這機制;現在出現新機制叫『綠電市場』,但對銀行來講,放款風險很大。」台灣綠電應用協會秘書長許博涵說。 林子倫指出,這點在2019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時已解套,發電業者目前可在「躉購」及「直轉供(給客戶)」間自由轉換;換句話說,若客戶後來不買了,還是可以回頭賣給台電,而且仍然適用當年和台電簽約收購時的價格。 即使法規已解套,謝翰璋說:「最難解決還是金融機構,當發電商要拿到市場賣,金融業者就開始猶豫。」標檢局近期持續拜訪金融機構,盼能找到解方。 未來若綠電成功引入市場,中小企業面臨的下個問題是「該找誰買」? 林子倫指出,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綠電需求量不同,大企業可直接找上發電業者;中小企業需求小,需透過「中盤商」,也就是售電業。 2017年《電業法》修正後,台灣開放民間售電業,至今已有21家。售電業向發電商買電後、再賣電給用戶,不僅幫中小企業找綠電,還能處理繁瑣的行政程序。例如歐萊德成功買到綠電,就是透過售電商「陽光伏特家」。 要讓中小企業買得到綠電,售電業是重要角色。 近期標檢局找售電商一對一交流,了解其發展困境,也提供公版購售電合約,協助售電業發展成熟機制。謝翰璋說,「未來希望綠電變成標準化商品,例如50瓩一份」,讓中小企業買綠電,就像去便利商店購物一樣簡單。 政府目前以「倡議永續金融」、「扶植售電業」兩手段,期望將綠電引入市場。許博涵建議台電也可調整自身角色,甚至親自當售電商。 事實上,台電在2020年就取得綠能售電業執照,不過林子倫說,台電目前只是「備援投手」,若未來市場需求遠大於供給時,才會考慮。 今年初,葛望平曾公開主張「綠電正義」,呼籲政府讓中小企業也有購買綠電的公平機會。 攤開台灣綠電產銷圖來看,多位專家都指出,想讓中小企業買到綠電,不只是量的問題,綠電市場機制更為關鍵。政府該做的不只是增加綠電,更需加速綠電市場成熟,讓發電商逐步走出台電「奶媽制度」的保護。  本文來自:綠電難買的真相:台電保證收購太誘人,包下9成綠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