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電共生

廢棄漁塭重生 漁電共生養殖業者:已收成2000斤烏金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拜訪位於台南七股的日運漁電共生室外案場,養殖案場業者張東昇說明,其營運的日運漁電共生室外案場,原是廢棄魚塭,自今年3月放養烏魚以來,截至本月18日已收成4池、將近5000尾,收獲2、3000斤的烏魚子(烏金),且陸續在收成中。 張東昇表示,以養殖業者立場來看,漁電共生是非常好的政策,智慧養殖模式下,不只養殖情況好,還可以讓原來廢棄的魚塭活化,帶動地方就業,進一步吸引青年返鄉工作。 針對外界謠傳「洗太陽能板會以化學藥劑清洗,產生有害物質」,張東昇表示,其實洗太陽能板是以清水清洗,不會釋放化學藥物,外界不熟悉漁業生態因此有誤解。 張東昇強調,「我們的產品都有生產履歷,也有跟漁業署申請溯源」,養殖池的水質除了1天檢驗2次之外,還有農業部水試所進行檢測,此外第三方檢驗服務機構SGS也會檢測重金屬含量,未來預計要打造「漁電共生」品牌,將漁電共生的養殖技術傳承下去。 經濟部表示,未來等到案場成功併網後,不僅有烏魚、虱目魚及白蝦等等的水產收益,還有裝置容量達42.9MW的光電板可以發電,可說是「一兼二顧,養魚蝦兼發電」,漁電共生不但要把魚養好,還要讓漁產的產值、價值都提高。 經濟部也補充,漁電共生除了活化廢棄魚塭,還具「一池多用」效用,舉例而言,蓄水池的主要功能是蒐集雨水,供養殖池調節使用,而日運案案場是海水養殖,水源來自七股潟湖,鹽分很高,其案場內的蓄水池所蒐集的雨水,除了可以調節鹽分,同時也可做為滯洪池使用,換言之,蓄水池可協助調節魚塭水質,提高養殖存活率。 本文來自廢棄漁塭重生 漁電共生養殖業者:已收成2000斤烏金 – 自由財經 (ltn.com.tw)

《產業》五大光電公協會籲共同推動再生能源 讓環境、養殖、綠電共好

為實現2050淨零碳排目標,蔡政府全力發展再生能源並推動漁電共生,遭質疑「漁電共生根本就是漁死電生」,甚至引發破壞生態環境、養殖漁業與弊案爭議,可能影響2024總統大選選情。對此,太陽光電5大公協會今(7日)發布嚴正聲明駁斥相關傳聞,呼籲各界團結推動再生能源,讓漁電共生達成環境、養殖與綠電三方共好。 5大公協會指出,外界質疑漁電共生場基樁影響地下水層,改變漁塭水質鹽度及加速退水速度,不利養殖,導致漁貨減少價格上升等;但目前多數漁電共生魚塭具有蓄洪功能,且養殖用水並不與是否降雨直接相關,漁獲價格則是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包括:農業人口老化導致缺工、漁民選擇性養育高獲利漁種、飼料價格上漲等不可控因素。另外,傳聞太陽能基樁使漁民無法使用牽漁網方式捕魚,事實上,多數業者已利用漁塭堤岸及引水渠道設置基樁,以避免影響大面積漁網捕撈。 5大公協會表示,漁電共生被指影響黑面琵鷺生態,但現存漁電共生開發案場皆位於既有漁塭,與黑面琵鷺主要棲息地並無影響,且業者早有共識避免開發七股台61以西黑面琵鷺生態敏感區。聲明強調,面對能源短缺和產業快速演進,再生能源被視為台灣經濟和永續建設的關鍵,應是不可動搖的事實,各界應團結推動再生能源、勿以訛傳訛。 漁電共生近日引起爭議不斷,包括: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太陽光電產業協會、SEMI太陽光電委員會,以及全國商業總會能源產業推動委員會等5大光電公協會,今上午聯合發表聲明,從能源轉型趨勢、黑面琵鷺生態保育以及地下水層影響等3大面向,一一對外說明。 本文來自漁電共生變共死? 5大光電公協會這樣說 – 中廣新聞網 (bccnews.com.tw)

屋頂光電也能養蝦?水試所開發白蝦綠能養殖 循環水系統健全漁電共生產業鏈

為因應氣候變遷,並配合漁電共生政策的推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簡稱水試所東港中心)積極投入白蝦綠能養殖新產業模式之開發,並解決設施下可能遭遇潔淨用水不足、白蝦體色偏白及不耐緊迫等問題,建立設施化養殖技術模組,提供養殖業者進行光電投資前之評估參考,以因應產業之需求。 國內白蝦產量不足 養殖漁業面臨氣候變遷危機 水試所東港中心表示,氣候變遷和淨零排放是全球要面對的重要議題,我國農業綠能發展以「養殖為本、綠能加值」為主軸,在不影響漁民權益、漁業發展及生態環境前提下推動漁電共生,預計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目標達20GW。近年氣候變遷影響日趨顯著,發生異常氣候之強度及頻度增加,如高溫、霸王級寒流、大旱及極端暴雨等極端天氣,造成養殖產業經濟損失慘重。 白蝦為我國重要經濟養殖蝦種,2021年產量為9882公噸,產值達新台幣20億元,受限疾病及氣候變遷等問題,目前國內白蝦生產量尚不足所需,2021年我國進口2萬4666公噸的白蝦,國內生產量僅達需求量29%,若能提高蝦類養殖產量,不僅能補足生產需求量,也可降低碳足跡。 屋頂光電共構白蝦場 發展綠能養殖新產業模式 水試所東港中心指出,為因應氣候變遷,目前政府正積極推廣綠能養殖,屋頂型的太陽光電結合設施養殖的共構模式是發展契機,不僅提升單一土地面積生產價值,且設施養殖條件較穩定,可降低外界環境對養殖生物的影響,並具生物安全和防疫優勢,有效提升蝦類養殖經濟效益。 自2021年起,水試所東港中心開始進行白蝦綠能養殖新產業模式之開發,充分應用光電設施的防疫優勢、循環水設施的節水及水質處理技術,使養殖水體有效循環淨化再利用,達到節省水資源之目的,改善潔淨水源短缺問題,以及應用飼料配方技術改善白蝦體色來提高市場接受度,提升產品價值。該中心表示,未來將持續開發白蝦結合生物安全防疫之設施養殖模組,並與產業接軌推廣養殖,同時建立產業輔導機制,有效解決光電產業面臨之困境,以促進白蝦設施養殖漁電共生產業健全發展。 水試所東港中心建置白蝦多營養階循環水養殖系統,利用大型藻類有效降低水中含氮物質,使養殖水體循環淨化再利用。(圖片來源:水試所東港中心提供) 水試所應用飼料配方技術改善白蝦體色來提高市場接受度,由左至右分別為戶外組、室內組及室內組添加揚色飼料。(圖片來源:水試所東港中心提供) 本文來自:屋頂光電也能養蝦?水試所開發白蝦綠能養殖 循環水系統健全漁電共生產業鏈 @ 食力foodNEXT‧食事求實的知識頻道

漁電共生台西基地示範漁業養殖綠能加值

(中央社記者姜宜菁雲林縣15日電)漁電共生台西育成基地今天併聯啟用,光電魚塭正式運作,10餘家業者申請進駐,預期每年發電1236萬度,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強調,積極朝向「養殖為本、綠能加值」雙贏目標邁進。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配合能源轉型政策,今天舉辦漁電共生台西育成基地併聯啟用暨技術服務團授旗典禮,是當地第一個由官方帶頭示範的漁電共生基地,陳吉仲、民進黨立委劉建國、漁民團體和多家綠能廠商參與。 陳吉仲指出,台南七股與雲林台西規劃建置總面積廣達20公頃的漁電共生育成基地,提供綠能業者與農企業進駐,目有10餘家業者申請長期進駐,促成總投資額達新台幣5.5億元,養殖物種包括白蝦、虱目魚、金鯧等10多種高經濟魚貝類。 陳吉仲指出,進駐業者的光電板裝置總容量約10.08MW(百萬瓦),預期每年產生1236萬度電,減少約6290噸碳排量,相當於16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存量。 劉建國強調,漁電共生可以讓養殖漁業收入增加,國家能源政策到位,台灣是亞洲地區水產養殖研究重鎮,育成基地實驗成果累積,對全亞洲有意建置漁電共生生產場域的企業、能源業者或政府相關單位,極具參考價值及成為淨零減碳的示範場域。 陳吉仲表示,水試所針對漁電共生,包括地面型和設施型做相關育成基地,具體達成養殖為本、綠能加值的目標,還有淨零排放、打造漁電共生的示範場域的成效。 水試所指出,未來將以育成基地作為漁電共構創新養殖產業的先驅據點,將設施型漁電共生試驗案場陸續擴展至台東知本、彰化鹿港及澎湖馬公等地。 水試所同時將進一步結合綠能(太陽能)、智能(資通訊技術)、節能(水循環利用)三元素,建構永續、友善、韌性與智慧化生產模式,促進養殖產業轉型升級,並帶動綠能產業的成長共榮。(編輯:陳清芳)1111115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15日在雲林縣台西試驗場,舉辦「漁電共生台西育成基地併聯啟用暨技術服務團授旗典禮」,並由綠能業者現場導覽解說設施運作及養殖情況。 中央社記者姜宜菁攝 111年11月15日 本文來自:漁電共生台西基地啟用 示範漁業養殖綠能加值 | 生活 | 中央社 CNA

109年底農牧業有架設太陽能板2500家

計總處109年農林漁牧普查結果顯示,因為農地徵收、公共建設等影響,農牧業可耕作面積較五年前減少7.8公頃,但因農地活化政策推動,生產農作物面積反而增加1.1萬公頃。另農業綠能推廣上,109年底農牧業有架設太陽能板家數2.5千家。 主計總處每五年進行一次農林漁牧普查,最新109年底農林漁牧普查結果顯示,農牧業可耕作地(不含畜牧及魚池塭等用地)面積55.7萬公頃,受農地徵收、公共建設及移用造林影響,較104年底續減7.8千公頃、或1.4%;因農地活化政策持續推動,其中用於生產農作物面積49.7萬公頃,增1.1萬公頃、2.2%,未使用面積有4.8萬公頃。近4次普查(15年間)可耕作地面積累計減少4萬公頃或6.8%。 在農漁業經營發展方面,有關休耕農地活化部分,109年稻作全年休耕面積7.7千公頃,5年間續減1.8萬公頃、69.5%;稻作種植面積18.8萬公頃,增1.3萬公頃、7.6%,主要分布於雲林縣、彰化縣及嘉義縣,計占43.9%;雜糧種植面積6.2萬公頃,增2千公頃、3.7%。 農業轉型方面,109年底經營休閒農漁業者2.4千家,較104年底增加214家、9.7%。主要服務類型為觀光農園(如採果體驗)、休閒農場及農村民宿、利用漁船經營遊樂事業(如載客海釣、賞鯨豚)。農漁業同時經營產品加工者計7.3千家,增加1.2千家、19.7%,以從事茶、芝麻等特用作物及水果、魚類等加工較多。 國內農業發展有機安全農業面積持續增加,109年底農業生產未使用化學肥料及合成農藥面積6.9萬公頃或占種植面積13.8%,較104年底續增1.6萬公頃、3.0個百分點,其中取得有機驗證面積1.1萬公頃,增4.3千公頃、65.1%;農作物取得產銷履歷驗證面積3.6萬公頃,增2.4萬公頃或2.2倍。 農業綠能方面,109年底農牧業有架設太陽能板家數2.5千家,其中於畜禽舍屋頂架設者(畜電共生)1.8千家,占地面積估約1千公頃;農耕業架設家數7百家,占地面積376公頃,其中架設於溫室等農業設施上者占16.8%,架設於地層下陷或鹽化等邊際土地上者占83.2%。漁業於魚池塭架設太陽能板家數3百家,占地面積562公頃,其中結合水產養殖(漁電共生)面積占87.7%。 本文 來自:109年底 農牧業有架設太陽能板家數2500家

嘉義屏東因地制宜,太陽光電點石成金

民生到工商,生活無處不需能源,從今年三月行政院頒布的「2050淨零碳排路徑」中可以看出未來三十年台灣能源發展的重要規劃:能源、產業、社會、生活四大轉型,將是跨越時代與國界的巨型工程。臺灣以中小企業立國,城市、企業、人民之間互依互存,能源轉型將如何改變這座海島?鳥瞰各大城市的綠能產業如何帶動城市競爭力,便能一探究竟。 嘉義與屏東分別為農工大縣及農業大縣,在不影響農業及糧食安全的前提下,發展出深具在地特色的太陽光電,如漁電共生賦予傳統魚塭科技新風貌、地層下陷區轉型活化、盜採砂石坑回填等,都是點石成金的案例。不僅將光電建置融入在地特色,並且對企業的綠電需求提供解方。 綠能翻轉嘉義 產業領頭邁向農工大縣 為了響應中央的綠能政策,嘉義正持續努力不懈的邁向綠色轉型道路上,由各大工業區和科學園區領頭,吸引數百廠商進駐投資。嘉義縣除了既有的民雄、頭橋、朴子、義竹、嘉太五大工業區,以及由行政院挹注資源所推動的中埔公館、南靖水上、民雄航太及嘉義科學園區正逐步推動中,其產業類別豐富多元,能帶動產業鏈結構、強化在地產業;因進駐的廠商都有綠電需求,充足的綠電將有助產業減碳轉型。 嘉義縣以綠色能源推動產業發展,不僅建立良好投資環境,可望吸引人口回流,創造青年多元就業機會,發展「農工大縣」勢在必行。縣長翁章梁表示,「只要臺灣在國際分工位置不變,未來五十年到一百年,嘉義勢必會在整個臺灣產業發展扮演一定的角色。」 全國首例漁電共生 提升漁村經濟價值 嘉義縣太陽光電的總併聯量已達723MW。依台電統計資料,嘉義縣2019年最高用電負載裝置量為602.3MW,已併聯太陽光電容量為673.2MW,太陽光電發電量已100%滿足用電,地方政府的能源轉型達到新的里程碑。目標在2025年建置1.2GW的太陽光電,占比最高的將是漁電共生,腹地高達2796公頃。 嘉義縣的太陽光電建置,以「漁電共生」、「布袋鹽田」及「滯洪池光電」為主軸,已成為全國創新指標。縣府表示,嘉義縣擁有華麗轉身成為光電示範案場的布袋鹽田,是臺灣目前最大生態與光電結合的地面型案場,留有30%面積做為生態保育區,完工後仍能看見黑面琵鷺等保育類鳥類棲息。首創全臺首座綠電業者與NGO合作的生態教育展示設施,館內常設展包括鹽田歷史人文、鳥類生態與光電知識介紹等豐富內容,民眾僅需提早預約即可免費入場。 嘉義縣義竹漁電共生案場。 臺灣首例的漁電共生,即位在義竹與布袋交界,該案在今年初成功併網,第一期裝置容量8.6MW,未來將達43MW。這個與台泥合作的案場,讓嘉義人相當自豪,漁塭不僅發展太陽能,還導入智慧養殖技術,運用AI技術分析水溫、水質、魚的生長,並設置戰情室全盤掌握,讓傳統漁業搖身一變成為科技業。 「嘉義就業機會有限,年輕人都往北部跑;但漁電共生給了青年返鄉的誘因。」嘉義縣政府經濟發展處科長郭律呈說,魚塭設置光電後,漁民仍可經營本業,台泥也替漁民申請生產履歷,提升產品價值,讓在地感受到廠商共同努力的誠意。「漁電共生」透過「漁業為主、綠電為輔」,帶動地方創生,多元提升漁村的經濟產值。 透過一地多用的政策,由台糖及水利署共同開發的滯洪池光電。水面型太陽能板在不影響滯洪功能下同時發電,達到一地二用的功效。去年全台嚴重缺水,滯洪池既發揮了供水功能,也供應綠電。目前全縣共有大型滯洪池光電六座,發電量93.94MW。 除了水面型光電,嘉義縣也同步發展屋頂型,2021年參與經濟部能源局的綠色屋頂計畫,透過公開評選擇定營運商,以公版合約明確規範權利義務,讓一般民眾申請太陽能更便利,權益也受保障。 嘉義縣布袋貴舍滯洪池案場。 屏東縣府作推手 南臺灣的能源轉型標竿 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強烈日照幾乎全年無休的屏東,造就極佳的太陽光電發展條件,不過屏東經常面臨選址的困擾,因而推出獨到的光電政策,如全台首創的綠能貸款,已核貸逾26.7億元,鼓勵廠商在地投資、推動產學合作、促進在地就業。例如2018年光電大廠在屏東投資設置全台最大的太陽能模組廠,為地方創造逾1,000個就業機會,帶動地方產業轉型。以及大武丁滯洪池浮動型太陽光電,浮筒設備廠商為屏東縣在地的浮筒設備業者,因此產量增加,在屏東進行擴廠,間接創造100個在地工作機會。 在「太陽光電專區」方面,屏東建立全台首個「再生能源數位資料庫」並結合GIS地理資訊系統,盤點出不宜農耕而須涵養地下水的土地約3,800公頃,推動「嚴重地層下陷地區光電計畫」,截至2022年初,併網量已近150MW。計畫輔導業者與屏東高工等技職學校產學合作,吸引電機、土木系等相關科系學子在地就業,成為全台首個落實太陽光電建造、營運與維修人才在地培育的產學合作計畫。 屏東縣政府作為媒合平台,一方面透過減免行政規費、加速行政程序,吸引業者投資,另一方面以行政契約保障地主權益,讓地主自願出租土地,參與建置太陽光電的模式,以太陽光電活化既有土地利用。 光電不只創造就業 在地活化、貼近需求 屏東縣雖然擁有充足日照,但受困於土地條件,選址是一大難題。屏東縣內主要以務農為主,建物及工廠數量較少難以發展屋頂型,既有的配電級饋線也不多。 為此,屏東因地制宜,以「太陽光電專案專區」、「土地複合式利用」兩大宗旨,整體規劃不適宜耕種的土地,劃設太陽光電專區;針對既有閒置設施或空間,則是在不影響原有設施功能下,加值複合利用布建太陽光電。 另一項「高樹鄉太陽光電示範計畫」則是由縣政府、國產署與光電業者合力推動,將盜採砂石遺留下的坑洞回填,面積達37公頃,不僅消弭不法行為,也讓閒置土地得以活化,成為全台第一座盜採砂石回填坑轉型的綠能示範區,截至去年11月已併網41.9MW,未來還有200MW的潛力。 屏東縣高樹鄉太陽光電示範計畫。 而光電建置不僅是為因應淨零減碳,也能在急難時發揮功能,送電到偏鄉。透過建立部落防災型微電網機制,屏東縣盤點出11處原民部落,建置「緊急災害備用智慧微電網系統」,內含至少5kw的太陽能發電設備、20kWh儲能設備、備援生質柴油發電機及能源管理系統,平時與台電配電網相連,可依據日照提供最佳供電方案。若有災變發生,黃金救援72小時內仍能對外通訊與緊急醫療,是極具價值的光電應用範例。 今(2022)年2月底,屏東縣再生能源併網量為924MW,其中太陽光電占比高達99%,可供應27.9萬戶住宅用電。縣府指出,未來將持續推動「嚴重地層下陷區」與「高樹鄉示範計畫」的光電建置,目標是在今年底達到全縣1GW併網量。因地制宜,屏東縣正走出一條屬於自已的綠能轉型道路。 本文來自:嘉義屏東因地制宜,太陽光電點石成金 漁電共生變身科技業,綠電加值且創造多元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