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量

風電里程碑!台電陸域風力累計發電量達100億度

電表示,自2001年起積極發展陸域風力,20年來累積發電量於今(18)日突破100億度,寫下綠能發展里程碑,台電指出,未來期盼將成果從陸上延續至海上,積極推動離岸風力計畫,逐步實踐風電新願景。 台電說明,從2001年在澎湖中屯設立第一座陸域風機起,至今台電已完成168部陸域風機,總裝置容量共計297.04MW,架設地點北從新北石門,南至屏東恆春,遍布台灣西部沿海及澎湖、金門離島,其累計發電量於2015年4月達到50億度。近年來結合大數據技術強化機組維運,提升發電穩定度,以去年為例,台電陸域風力年發電量達6.72億度,佔全國陸域風力發電量約58.7%,可供給近17萬家戶一年用電,並於今(18)日達成累積發電量100億度的里程碑。 台電指出,陸域風機的架設地點分散且常處濱海環境,而早期風機沒有升降梯,維修人員常需徒手爬上60、70公尺高的鋼製塔中,再加上機艙內常有悶熱、搖晃、震動等不利狀況,讓早期風機巡檢與維修的困難度倍增。 不過,近年隨著維運技術成熟,維修工作結合遠端集中監控管理,並結合大數據技術運用,長期蒐集運轉數據以提早預知未來可能異常的設備,並安排檢修或購置更新,最大化設備正常運轉時間及最小化維護人力配置,進而提升風機可用率及發電量。 台電指出,現有陸域風機中約有四分之一運轉已達15年以上,為將風場容量與風機效能最大化,刻正規劃未來風場永續利用方案,將綜合考量場址條件與機組狀況,規劃大小風機整合運用,進行新風場模式開發,朝著永續思維與兼顧在地需求的方向,與環境共存共榮。   本文轉自:風電里程碑!台電陸域風力累計發電量達100億度 | 財經焦點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udn.com)

王美花:綠能發電量 將大成長

2022-01-26 02:37  經濟部長王美花昨(25)日表示,維持穩定供電仍是重要目標,新增燃氣機組已盤點至2027年。除了年初有大型光電場併網發電,今年還將有四座、總裝置容量2GW(10億瓦)的離岸風場上線,「今年將會是(再生能源)大豐收的一年。」 隨著台商回台投資增加、國內半導體擴產,供電穩定目標刻不容緩,王美花指出,日前歲修的大潭1號機,以及故障的大潭2號機、星元電廠,皆將維修完畢歸隊,可增添720MW(百萬瓦);今年水情穩定,抽蓄及慣常水力可支援3.8GW;下半年也新增大潭8號機,裝置容量達1.1GW。 再生能源方面,能源局表示,今年1月於雲林、嘉義及台南有三個大型光電場併網發電,總裝置容量共計約83.6MW。離岸風電則大放異彩,今年將新增大彰化、彰芳、允能及海能四座離岸風場併網。 面對未來用電成長,經濟部將採四大策略,分別為加速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確保未來供氣、氣源及機組靈活調度;加強需量反應;以及擴充儲能設備,2025年前達到1GW。   本文轉自:王美花:綠能發電量 將大成長 | 財經焦點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