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消息

屏東綠能推動卓越 吸引美國在台協會前來參訪

屏東縣養水種電成果有目共睹,全台首創已商業運轉的佳冬鄉浮動 型太陽光電,曾有德、英、日等國派員來台參訪,這次也吸引美國在 台協會(AIT)的關注。由屏東縣綠能推動副召集人環保局長魯臺營帶 隊,邀請美國在台協會與會,除了參訪養水種電計劃與水面型太陽光 電等綠能設施外,並針對屏東縣綠能推動及綠能投資意向進行意見交流及討論,促進綠能發展。 去年 2 月啟用的全台首座水面型太陽能光電,位於佳冬鄉大武丁抽 水站對面的滯洪池,是目前全球唯二商業運轉的系統之一,已完成 499kW(瓩)設置,以 1kW 發電量 3.5 度,平均每日可發電 1,750 度,可供應 175 戶人家用電。 魯臺營表示,水面型太陽能不僅可藉由降溫效應提升發電效率、減 少水蒸發、改善優養化,還能幫助在發展太陽能時,減少土地取得不 易的困難,這次也受到美國在台協會的關注,派代表前來實地參訪進行交流。 在八八風災後推動的養水種電區域則包括林邊、佳冬鄉等地段,總面積約 43.4 公頃,總發電量 23.4MW(百萬瓦),全年發電量約 3100 萬 度,主要是藉此輔導農漁業者轉型,結合太陽光電設置,減少地層下 陷、土地鹽化等問題,同時也使農地利用符合經濟效益,並達到災區 土地轉型使用,在環境、經濟及能源等面向上,均有其正面意義及價值。 屏東縣政府今(106)年主推大型「地面型太陽光電」及「太陽光電溫 室」,歡迎有意願投資的相關產業及民眾來電洽詢,洽詢電話:屏東 縣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電話:(08)7320415 分機:6911、6912 或 6913。

屏東綠能蓬勃發展 專家稱讚肯定

屏東縣政府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於 2 月 18 日辦理「屏東縣再生能 源場域實地觀摩暨專家諮詢會議」,本次活動由縣府綠能推動副召集 人環保局長魯臺營帶隊,參訪行程有光采濕地-智慧微電網、中央畜牧 場-沼氣發電、李長榮集團-水面型太陽能、向陽優能公司-光電溫室及 枋寮巨大廢棄物回收場-生質燃料;本活動力邀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及 SEMI 光電產業協會,針對屏東縣再生能源發展成果、再生能源現行 法規制度及未來國家能源策略與業者進行交流討論。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表示,屏東縣對於再生能源的發展不遺餘力,甚至是全台唯一的縣市針對光電溫室訂定地方自治法規,使有意發展光電溫室的業者及民眾有法可循,對於本縣發展再生 能源具有很大的優勢;SEMI 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經理吳曉琪也指出,發 展再生能源需地方政府大力支持與推動,現階段屏東縣無論在太陽能 光電、沼氣發電等再生能源發展的成果都相當卓越,可以見得屏東縣 政府發展再生能源的決心。 屏東綠能副召集人環保局長魯臺營更帶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為擴 大推動屏東縣再生能源發展,凡設籍於本縣之縣民,或設立登記或立 案於本縣之法人或非法人團體,於本縣轄內合法私有建築物設置太陽 光電系統,即日起至 106 年 12 月 31 日期間取得權責機關同意備案, 且於 107 年 6 月 30 日前完成設備登記之太陽光電系統所有權人,則可 依太陽光電系統設備登記之裝置容量享有補助,每峰瓩補助新台幣五千元,最高補助金額新台幣三十萬元,此補助對於有意裝置太陽能光電系統設備的民眾將是大利多,請民眾踴躍參與共同推動綠能發展, 打造非核家園。 關於屏東縣政府 106 年度補助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系統實施計畫 及再生能源設置相關問題 , 可撥打本縣府 城鄉發展處工商科 08-7330344 及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 08-7327066,歡迎來電諮詢。

屏東熱博綠能推廣行銷 大受民眾好評

今年的屏東縣熱帶農業博覽會特別設置綠色能源展區,讓民眾認識包括浮動 式太陽光電、高效率太陽光電、小型風力發電機及無線充電站各項設備,在春 節連假期間吸引許多民眾攜家帶眷前往參觀,加深對於綠能的了解,受到民眾好評。 今年為了讓民眾認識綠能,屏東熱博特別在農村再生區,由屏東縣政府綠能 專案推動辦公室設置綠能展示區,展示旭東環保科技的浮動式太陽光電、元晶 太陽能的高效率太陽光電、新高能源科技的小型風力發電機,以及濟禪科技的 無線充電站。 在春節期間,綠能展示區吸引許多大人及小孩前往參觀,看到一座太陽能板 下有一個可浮動的基座,感到很好奇,這就是全國首創的浮動式太陽光電。 屏東縣政府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主任何紹康表示,浮動式太陽光電是全國首 創可以藉由穩定度高的高密度聚乙烯基台,其上固定太陽能板,放置於水上進 行發電。浮動式太陽能板覆蓋水庫水面比例並不高,各國積極推動,經日本、 英國研究報告,尚無對水域水質或生態環境有負面影響案例。 此外,水域型太陽能須於專區採浮動式設置,又因漂浮於水面,受風面積小、 震動緩衝,故較不受颱風及地震影響,且在不影響水庫營運安全前提下設置。 佳冬鄉大武丁滯洪池太陽能板歷經尼伯特、莫蘭蒂等強烈颱風侵襲,皆未有任 何損壞。 另外屏東縣政府綠能副召集人環保局魯臺營局長也提到,能源局自今年開始如果民眾採用高效率的太陽能模組,售電還可以多加 6%的售電收入,而且高效率模組幾乎都是 MIT 的優質國產品,採用高效率模組不但增加發電量,提高售電費綠,又能支持國內太陽能產業,是一舉數得的好方案。 民眾在參觀綠能展區之後,都表示相當支持縣府的綠能推動政策,特別是在這次展出的太陽能無線手機充電器,也與台灣高鐵及桃園機場捷運是同一套設 備,民眾都感到相當興奮,許多民眾都表示有感受到屏東縣政府在推動綠能上, 確實是相當的先進,也期許屏東有朝一日搖身變為台灣最綠的綠色大縣。

屏東熱博熱鬧開幕 綠能展區吸引目光

  您知道智慧型手機不用接上電線就能無線充電嗎?在今年的屏東熱帶農業博 覽會綠色能源展示區就可以看到。為了讓民眾認識綠能,今年在熱博特別設置 綠能展示區,展示包括浮動式太陽光電、高效率太陽光電、小型風力發電機及 無線充電站各項設備,吸引許多遊客的目光,對綠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 也讓民眾體驗到智慧型手機無線充電新科技的便利性。 目前正熱鬧展開的 2017 屏東熱帶農業博覽會,從 1 月 21 日進行至 2 月 28 日。 今年為了讓前往的民眾認識綠能,特別在農村再生區,由屏東縣政府綠能專案 推動辦公室設立一處綠能展示區,展示旭東環保科技的浮動式太陽光電、元晶 光電的高效率太陽光電、新高能源科技的小型風力發電機,以及濟禪科技的無 線充電站。展場並運用現地的一處花台,將小型風機放置其上,隨風轉動的風 機,在遠處就吸引到民眾的目光。 綠能展示區展示的浮動式太陽光電,是全國首創可以藉由穩定度高的高密度 聚乙烯基台,其上固定太陽能板,放置於水上進行發電,這套系統已在佳冬大 武丁抽水站的滯洪池進行商業運轉。 高效率太陽光電模組是 60 片 6 吋單晶矽電池組成,輸出達 290W 以上,為台灣製造高品質、高效率的太陽能光電模組 小型風力發電可安裝於任何大樓屋頂,適合在都會區推廣以達到分散式能源供應的目標。 無線充電站則是運用高科技,智慧型手機可以不用插上平常在使用的充電線,即能達到無線充電的效果。廠商亦將把這項新科技結合太陽能發電,運用 太陽能光電所發的電力,供應智慧型手機無線充電站之用。 綠能展示區自開展後,連日來吸引許多民眾前往實地參觀,同時體驗智慧型手機無線充電的便利,也對綠能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與了解。

綠能教育往下札根 學生快樂認識學習

愛護地球、珍惜自然,推動運用綠色能源已經成為時代趨勢,為了使綠能教 育往下札根,屏東縣政府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與元晶太陽能科技公司合作辦理 校園巡迴綠能教育推廣活動,9、10 日前往滿州國小、仁和國小及大明國小鳳明 分班,以寓教於樂及有獎徵答的方式,增進學生對認識綠能的興趣及互動,讓 學生對綠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參與學生共計 105 人。 屏東縣政府綠能專案辦公室主任何紹康、元晶太陽能科技公司協理王亮凱、 仁和國小校長馮厚美等人,10 日上午 10 時共同出席校園綠能教育推廣活動,學生 46 人參與。活動前致贈給校方「都是從太陽來的」綠能環境教育繪本,供學 生閱讀學習。下午在大明國小鳳明分班辦理,16 人參與。9 日在滿州國小辦理, 43 人參與。 綠能專案辦公室主任何紹康表示,為了讓學生從小能夠有認識綠能的機會, 政府與民間合作辦理校園巡迴綠能教育推廣活動,就是希望能夠用淺顯易懂以 及活潑有趣的方式,增加學生對認識綠能的興趣,進而在生活中能夠運用到綠 色能源。 在綠能教育推廣活動中,還特別準備了太陽能公仔當做有獎徵答贈品,學生各個仔細凝聽,並且踴躍舉手搶答,讓學生在互動中,認識什麼是太陽能等綠 能,以及綠能的好處。 元晶太陽能科技公司配合綠能政策,除了辦理校園巡迴綠能教育推廣活動 外,也即將在縣內投資設廠,落腳屏東,擴大產能,共同營造綠能產業,並增 加就業機會。

屏東推動光電農棚 發展循環農業

屏東縣政府10月26日舉辦「光電農棚發展專家諮詢會議」,邀請經濟部能源局、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業界專家、學者、農業社區大學及各鄉鎮市公所蒞臨指導,針對屏東縣發展光電農業業務給予建言,並透過經驗分享與意見交流方式,以利推動屏東縣光電農棚業務及訂定未來發展方向。 經由會議討論後初步得到幾點建議,1.由於農棚建置昂貴且躉購費率不佳,導致農民與業者卻步,能源局應針對光電農棚制定專項費率,而農委會也應補助鋼構大棚的建置費用。2.同時為有效結合農業經營,應該放寬地面型免雜高度至7公尺以上且不該侷限在嚴重地層下陷區。3.中央農委會及地方政府可做為農業行為媒合平台,導入有意耕種的青年農夫進行光電棚下的農業行為。4.針對現有光電農棚下的農業行為,如有不合現行法規者,應加強輔導,而不是一昧撤照處置。 屏東縣綠能副召集人魯臺營局長(環保局)也說明,光電農棚技術層次高、工作環境佳、以少量資源產出更多的蔬菜和糧食,在農村年輕人力流失的現況下,還可提高農村就業率做貢獻,為縮小城鄉差距做貢獻。透過結合學校研究單位或產銷班進行試驗性計畫,取得更多實驗數據提供農民於農棚下耕作參考。考慮農業生產的活動空間,應設置可利用農業機械進行耕作之農電互補太陽能農棚。 屏東縣政府秘書長 邱黃肇崇表示臺灣颱風、豪雨、乾旱或異常氣候,易致產品歉收、品質下降或農民追價搶種,造成供需失調,而太陽能系統佔地面積較大,因此與農地共存確有其必要性,光電農業亦是中央政策5+2產業中的新農業,因此更加確立屏東推廣「科技農業4.0」的決心,屏東縣政府將積極發展結合農業與太陽光電的雙贏互惠模式。

翻轉高樹砂石坑! 中央攜手屏東打造光電示範區

本縣高樹國有土地因盜採砂石形成坑洞長久問題,經屏東縣政府與國有財產署通力合作,利用經濟部水利署疏濬後土石方,進行坑洞回填補平,歷時五年完成回填作業,但因土地質性貧瘠,且無水利基礎建設可供農業種植利用,致土地閒置荒蕪。為活化現地,屏東縣政府甫依據農委會今 (106)年6月修正通過「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與國有財產署簽訂之土地進行改良利用契約,並由得標廠商玉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打造太陽光電示範區,為本縣再生能源發展邁向新里程碑。 高樹鄉部分國有土地區域因盜採砂石形成之坑洞,分布四散且當地地處偏僻,容易成為棄土及廢棄物傾倒等環保犯罪溫床,對當地居民行車安全亦埋藏潛在危機。高樹光電示範區的設置為台灣目前第一件以盜採砂石回填地結合太陽能發電設施之首例,可供施作面積涵蓋國有土地達112筆,總計約37.1424公頃,依計畫分階段方式進行,第一階段依據台灣電力公司既有饋線容量,籌設設置容量達1.079MW,後續將持續分數階段施作,預估可籌設總容量達36.079MW之裝置容量,屆時每年約可發電46百萬度,相當於可提供12600戶家庭用電,並可減少碳排放量2.4萬公噸。此外,由於太陽能設置而減少之碳排放量亦可藉由碳排放交易市場制度,申請國內或國外碳權,創造高屏地區之綠色經濟,並帶動在地太陽能相關產業之發展,創造本地就業機會等多贏局面。 環保局魯局長臺營表示:「期待隨著未來高樹光電示範計畫之推動,以設置太陽能發電為核心,伴隨而來發電效益、減碳效益、當地太陽能相關產業發展與深化、就業人口增加等,將可使屏東縣在能源供應、永續發展及綠色經濟等各面向,帶來長足而深遠之影響。」。高樹光電示範區的設置是縣府發展再生能源的開端,屏東縣擁有相當好的自然條件且日照充足,非常適合積極推動再生能源之發展,未來期待更多再生能源投資廠商,長期性挹注資源,以屏東為基地出發,並持續深耕,促使屏東縣能循序漸進邁向100%再生能源之路。

能源高峰論壇登場 屏東潘孟安縣長親自出席

「2016能源願景高峰論壇-綠色能源新紀元」活動4日於台北舉辦,屏東縣縣長潘孟安特地北上參加,為屏東的再生能源推動發聲。 這次活動除有邀經濟部能源局林全能局長以及德國柏林生態研究所創辦人,針對台灣綠能發展規劃及未來做專題演講分享之外,主辦單位也特別邀請潘孟安縣長針對地方政府如何發展綠能進行座談分享。 縣長潘孟安在會議中向大家介紹,屏東推動再生能源以多元發展與解決環境困境領頭。屏東是全台灣第一個發起養水種電計劃的縣市,也是第一個成功施作浮動型太陽的縣市,更是全台最早成立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並為全國首創結合台電進駐服務的縣市。同時屏東還有全世界最成功的黑潮發電成果,且全台灣最大的屋頂型追日發電系統也都在屏東。 潘孟安縣長也另提到,屏東縣除了聞名全台的「養水種電國土復育計劃」和「光采濕地智慧微型電網示範園區」之外,為了屏東農業的升級發展,縣府也創全國之先,自主研訂屏東縣農業光電農棚的60%透光率法規要求。 同時屏東的農業,朝向光電農棚和光電禽舍以及沼氣發電發展,更是屏東縣綠能和農業結合的「新綠農時代」最佳佐證。 縣長潘孟安最後強調,縣府的所有同仁及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都會持續的努力推動再生能源,最終就是打造一個綠色能源為主,充滿永續循環經濟的環境,給縣民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

不利耕地設置太陽能 急需地方做守門員

蔡英文總統的能源目標是在2025年推廣20GW的太陽光電,預估將至少需要用到2萬公頃以上的土地面積,而這麼多的土地要從那裏來?農委會提出了三大類型的土地:一是經農委會審核公告的特定不利耕作地區;二是高鐵沿線有地層下陷疑慮、不適合再耕作的「黃金廊道區」;第三則是經環保署公告的受污染農地。農委會雖對農地種電設下重重門檻,但種電比種田賺錢的事實,仍讓大家對太陽能發電趨之若騖,也因此導致一批土地掮客出現,許多光電土地專區炒作的糾紛頻傳。 屏東縣政府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主任何紹康表示,早在今年4~5月即聽聞在外縣市有土地掮客向地主炒作綠能租金行情,從一分地3萬/年水漲船高到5~6萬/年不等,許多地主簽了土地設置太陽光電合作同意書後,卻因為掮客炒作的價格已高到太陽能廠商無法負擔的程度,根本沒有廠商真的進場設置太陽光電;而農民又擔心已經簽屬的合作意向書或同意書有法律問題,即使沒有廠商進場設置太陽能,土地虛空的耗在那浪費,農民雖收不到租金,但也不敢將土地轉作他用,深怕會引來官司糾紛。 目前綠能土地的炒作風波,眼看已有南下蔓延到民情純樸的屏東地區現象,屏東縣環保局長兼綠能推動副召集人魯臺營說,這股炒作的歪風他已經密切觀察好一陣子了,特別是地層下陷區一帶的林邊、東港、佳冬、枋寮的村里長最近常反映,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太陽能廠商打著「縣府指定」、「縣府合作團隊」、「綠能辦公室介紹推薦」等口號,在當地舉辦太陽能說明會,要求地主和他們簽屬合作同意書。魯臺營表示,目前屏東縣政府確實是相當認真的在推動綠能發展沒錯,但絕對沒有和任何綠能廠商或個人有委託合作,要請農民千萬不要上當,同時對於這些亂打旗號的廠商,如有必要絕對是依法提出告訴,保障縣府的聲譽與農民的權益。 對此問題,屏東縣潘孟安縣長特別強調,有鑑於去年開始中部地區推動不利耕地種電,卻造成仲介販哄抬地價以致品質拙劣之亂象,縣府希望能與中央共同擬定有效管理機制。潘孟安縣長說不論是中央或地方,大家對推動再生能源,創造永續環境,給民眾安居樂業的生活是共同目標。但有心人的見縫插針,扮演土地黃牛的問題,確實需有效管控,才不會造成綠能推動前進不了,但土地糾紛一堆的狀況出現。潘孟安縣長特別呼籲在不利耕地專案的部分,農委會特別應該和地方政府研商,如何授權給地方政府進行把關工作,由最熟悉地方現況的地方政府來進行嚴密的把關,扮演公正第三方的媒合推動平台。不能因為少數不當作法商人,而放慢推動再生能源的腳步,但唯有中央與地方共同攜手合作,才能真正落實國家能源政策推動,又能符合農地的使用正義原則,同時確保農民地主的權益不會受到傷害。

經歷超級強颱洗禮 屏東光電農棚經得起考驗

一連四颱過境台灣,使得全台壟罩在嚴重農損的氛圍中,特別是9月份的莫蘭蒂與梅姬颱風,更是造成台灣農林漁牧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累積損失高達12億元,但唯獨在屏東光電農棚下的作物躲過風雨摧殘保持良好,並且維持著高品質、高產量的情況。許多傳統農作行為的蕉農表示:「才剛種好的新香蕉樹現在又斷了,連續幾次颱風都變成這樣,怎麼辦?雖然有補助,但根本不夠用!而且明年也沒產量可以供應市場了,飯店跟國外市場訂單也不敢下單談契作了!」。 屏東縣地緣廣闊,再加上日照充足冠全台之最,特別適合發展太陽能。以坐落於屏東枋寮的幾處光電農棚示範園區而言,光是在今年就歷經四颱摧殘依舊毫無損傷,成功阻擋強風暴雨。業者表示光電農棚是一門結合太陽光電、溫室、精緻農業的新科技多元綠色農業做法,不但提高農作物的產值穩定,太陽能發電又增加農民收入,可以吸引年輕人鮭魚返鄉來投入農業升級產業。 屏東縣政府潘孟安縣長表示,政府是否該反思為何每次風災過後總是造成嚴重的農損?難道沒有解決方式嗎?也許屏東成功光電農棚案例就是個選擇方向。光電農棚不但就是中央政策5+2產業中的新農業,也可以是複合式經營的全量循環農業做法,更是符合農委會力推的綠農政策。潘孟安縣長強力呼籲,希望中央政府應思考將農業災損的後端補助做法調整為改成前端防範的光電農棚設置,減少永續補助的虛空作為。 屏東縣綠能推動副召集人魯臺營局長(環保局)表示,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已於9月20日 能源局舉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聽證會替廣大農民發聲,爭取光電農棚建置補助與提高躉售費率,希望中央單位能真心傾聽地方聲音,共同來推動新綠農政策。而10月4日也是今年度最後一次場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審定會,屏東縣政府也不會缺席,一定持續發聲傳達民意,力求為屏東農民爭取最大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