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廚餘每年可堆1.1萬座101 環保署力推廚餘發電

根據環保署統計,全台每年的廚餘回收量將近50萬公噸,可堆起1.1萬座台北101大樓,環保署積極推動生質能源廠,利用廢棄廚餘發電,台中廠已於去年上路,桃園廠將於今年7月啟用,雙北與高雄廠也在規劃興建中,一旦這5座生質能源廠皆運作發電,每年發電量將超過4千萬度,售電收入破新台幣2億元。

過年期間,民眾家中一定都有滿滿的食材。根據環保署2019年的統計資料,全國廚餘回收量逾49萬公噸,用廚餘桶堆疊起來大約是1萬1,300座台北101大樓的高度,大量的食物廢棄物除了會產生廚餘、溫室氣體排放等環境問題,也是一種資源浪費。

為了符合有機廢棄物生質能源化的國際趨勢,環保署積極規劃興建廚餘生質能源廠,推動廚餘發電,台中市率全國之先,生質能源廠已在去年6月正式發電,第二座桃園生質能源中心也將於今年7月完工啟用,雙北與高雄目前也正參照這兩個縣市的經驗,規劃辦理相關作業,希望可以逐步把生質能源化技術擴展到全台灣。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科長劉俊迪說:『(原音)目前台中市的外埔綠能生態園區(堆肥廠)已經在去年6月15號正式發電,一直測試到去年年底,每噸的生廚餘它可以發133度電,我們希望透過台中的這個經驗,可以協助其他縣市來興建生質能源的處理廠。目前,第二個縣市預計在今年7月,桃園觀音的生質能源中心也會正式啟用,屆時台灣就會有兩座生質能源廠。』

環保署表示,一旦這5座生質能源廠都投入運作,預計每年共可處理23萬公噸廚餘量,每年發電量則達4,197萬度,每年售電收入將有2億1,479萬元,一年還可減少2.2萬公噸碳排量。

此外,為擴大廚餘去化量能,環保署也積極推動廚餘與其他生質廢棄物,如豬糞尿、下水道污泥共消化方式,以密閉式厭氧消化方式處理,可減少傳統堆肥的異味困擾;目前在屏東縣中央畜牧場已完成共厭氧消化槽設置,預計今年10月將可完成共消化試驗工作,如試驗結果可行,未來將可推廣至其他養豬場。

本文轉自: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91147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