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石頭營旁光電廠 開發商非破壞式「地電阻影像剖面探測技術」探勘

屏東的日軍二戰遺址50師團戰鬥司令部有2座碉堡因為生利能源的光電場開發而出土,引發坊間文資人士譁然,生利能源透露,不用等文資審議,他們早就視數座「人工構造物」具文化價值,早早就已確定繞路,且還會運用科技,以「地電阻影像剖面探測科技」3D建構地底資訊。

日軍50師團在高屏設有不少碉堡,該軍團將戰鬥司令部則設於春日鄉,附近的枋寮鄉新開村日前由光電廠商生利能源收租104公頃農地,並經核淮種電約40公頃,但修築施工便道時卻發現2座碉堡,遭文史工作者批評破壞文資,水保工程也被外界詬病,有別於過往光電案場開發遇到的環境生態爭議,石頭營旁的太陽光電廠,可能是全台第一個遇到文資議題的光電開發案

生利能源強調,當初因雨水沖刷,發現案場露出的兩處人工構造物(即碉堡)時,即立刻停工,且主動通報相關政府單位會勘,更自主聘請工程顧問公司協助進行周遭的地底探勘,現在疑似人工構造物已依文資法規定,進入屏東縣政府文資審議程序,以釐清相關點位有無文資價值。

生利能源說,在政府程序以外,他們為了確保案場下方文資潛力物件的完善性,導入「地電阻影像剖面探測科技」3D建構地底資訊以瞭解案場下方可能的文資潛力物件,進而達到光電開發與文化保存的平衡點,這種非破壞式的地電阻影像剖面探測技術非常適合在不影響未知的地底構造物整體結構進行施作,幫助在後續施工時能充分完整保存人工構造物露出處。

據了解,地電阻影像剖面探測技術是一種非破壞式的大地檢測技術,過去曾使用於莫拉克風災後的不老溫泉區地質調查研究,進而作為災後重建工程規劃之參考。而其原理是使用電阻率來研判地層岩性、含水量和含鹽度,再透過建構3D模擬圖來檢測地底樣貌。而生利能源經過探測,發現中一個露出處原本為案場規劃之道路,目前正與水保技師研擬變更計畫,將採取繞道方式。

生利能源表示,審議結果出爐前,除相關點位持續停工,並持續自主進行地電阻影像剖面探測保存露出處完整外,也將聘請專業獨立生態顧問公司盤點案場環境議題,且已在社區舉辦多次說明會聽取地方意見,將持續溝通以澄清誤解,也會規劃文化及教育方面等相關的地方回饋,朝著再生能源與文化資產潛力物件共生共榮的方向前進。

本文轉自: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12432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