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亞一所偏僻的學校,竟有一隻乳牛能夠「擠出電力」,促使當地家長把小孩送去學校上課兼取電?這個猶如科幻小說的情節確實存在,只不過,這頭乳牛並不是真正的牛,而是一頭「太陽能牛」(The Solar Cow)。
南韓新創轉換非洲孩童飼養牛隻而無法就學的困境
太陽能牛的真面目是由南韓新創「Yolk」所設立的太陽能充電站。以鋼架做成牛的形狀,其設計背後想呈現的是,當地許多孩童為了要飼養牛隻而無法就學的現象。
Yolk盼以有趣的方式改善非洲孩童的就學問題。首先,在學校裝設此充電站。接著,發給學齡孩童形似一瓶牛奶、名為「牛奶電源」的行動電源,只要如乳牛取奶般,接在太陽能牛的下方就能充電。
孩童到校後,將行動電源接上太陽能牛,上課的時候,充電站會捕捉太陽能充電一整天,孩童放學時,就能取回充飽電的行動電源帶回家,電力足以滿足一家大小手機、手電筒、收音機和其他電器的所有需求。
Yolk的設計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19最佳發明之一,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CES)也把「全球科技創新大獎(2019 Innovation Award )」頒給它。
使用免費太陽電力 交換孩子受教權
太陽能牛之所以備受肯定,是因為它用一個簡單的概念解決環環相扣的問題:首先,非洲家庭能用簡單且便宜的方式取得電力;其次,因為太陽能牛只裝設在學校裡,所以家長更願意送小孩去上學——也就是用免費的太陽電力,交換孩子基本的受教權。如此,可進一步減緩童工問題、提高教育機會,進而促進階級流動。
在非洲一些鄉下地區,許多家庭每天需要花費4~6小時往返充電站,Yolk團隊表示,有了太陽能牛,家庭便可避免這段耗時耗力的路程,平均每個月還能省下20%的開支。
每一位孩童受益於太陽能牛成本 僅需CCT供應初等教育學費的5%
Yolk官網指出,全球共有1億5千萬名孩童被迫成為童工,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2008年的報告,貧窮是童工問題的最主要原因,Yolk 據此訂定:行動能源替家庭省下的開銷,至少要等同或是超過童工薪水,就能有效促使爸媽送小孩去上學。
除此之外,太陽能牛甚至比「有條件式現金補助」(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CCT)更省成本,能用同樣的金額幫助到更多人。要解決因貧窮衍生的社會問題,CCT直接提供現金,是公認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用這個方法助孩童就學,隨孩童長大,所需資金也呈線性增長。舉例來說,供應一位孩童的初等教育,CCT需要支付1080美元,相比之下,每一位孩童受益於太陽能牛的成本只需這個金額的5%。
接下來,Yolk預計要將太陽能牛帶到南亞,盼能幫助該地貧窮社區中,超過1600萬名孩童,重新獲得受教育的權利。
本文轉自: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098529226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