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昨(13)日指出,輔助服務交易平台可望於明年上路,有助提升電網系統穩定性。由於國內產業需要綠電,未來再生能源占比將逐漸提高,同時也需要加強電網調度系統和儲能設備,以達到穩定供電的目的。
此外,未來市場趨向開放自由化,預期明年啟動「日前輔助服務市場」,明年底啟動「備用容量市場」。
能源周今(14)日開幕,曾文生昨日出席「2020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展前記者會」時表示,發展再生能源已是國際趨勢,能源轉型不可能回頭,不少國際企業甚至強制供應鏈使用綠電;台灣以外銷為主,發展再生能源不是選擇題,是必選題。
其中,離岸風電是重要的綠電來源,隨著離岸風電占比提高,必須克服供電間歇性之問題;曾文生指出,未來在併網技術方面,台灣需與所有利害關係人建立一個新規範,讓電網更穩定。
面對再生能源間歇性的挑戰,曾文生認為,應創造電網韌性,透過商機引導產業合作,投入更多儲能設備規劃,在電網中增加更多調節變頻設備,有助備轉容量增加,也可發展儲能服務。
曾文生表示,若有更多人參與綠能市場,台灣的能源產業發展就會更有韌性,他舉例,像是半導體業與科技業有許多備用發電機,但幾乎從沒使用過,若未來能併入電網,就可成為「備用電量」,運用民間力量來支撐電網。
經濟部已於今年5月公告「輔助服務及備用容量交易試行平台推動辦法」,預計「日前(前一日)輔助服務市場」明年第1季將上線,「備用容量市場」則預計於明年底上線。
台電表示,未來再生能源大量併網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屆時對氣候的依賴度將會大幅增加;台電已動態規劃包括調頻、快速反應等「輔助服務」需求,捨棄傳統機組,而是透過市場機制、非傳統機組的儲能系統、需量反應等支援,多樣形式的輔助服務,以降低再生能源併網的衝擊。
本新聞轉自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4933385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