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2025達標 太陽光電擬劃設漁電共生區

太陽光電年底累積裝置容量6.5GW目標確定跳票,政府力拚2025年20GW達標。為此,行政院成立專案小組由副院長沈榮津領軍,密集召開跨部會會議趕進度,鎖定5,000多公頃用地劃設漁電共生專區。經濟部官員表示,可於2021年首季「延後」達到6.5GW目標。

據了解,農委會修正農業用地變更使用審查作業要點,2公頃以下山坡地範圍及一般農業用地,除了夾雜的零星農業用地得變更使用外,一律不予同意變更;2公頃至30公頃以上農地收歸中央、農委會把關,限縮了部分太陽光電標的,財政部國產署也修改太陽光電國有地標租案的招標文件,將用地擴大到都市農業區、保護區土地等,盼能擴大案源,增加標的。

農委會做法也引起太陽能產業大力反彈。太陽能三大公協會發表聲明,認為新規有可能會讓2025年太陽能20GW目標落空。為了貫徹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20GW目標,行政院9月間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協助太陽光電業者排除設置障礙,全力衝刺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20GW。

據能源局統計,截至目前累積量僅達4.8GW;經濟部官員3日坦承,至年底目標還有1.7GW、一段不小落差,年底累積裝置容量6.5GW無法達標,不過,目前已掌握2GW以上案源,將加速推動,並協調地方政府、台電配合,2021年第一季可以趕上既定的太陽光電進度。

官員表示,行政院已指示農委會,盤點適合發展太陽光電的土地,「可以做太陽光電的土地或屋頂,儘量來做」;國中小學校教室及風雨操場的屋頂也要做太陽光電,要由台電跟業者配合,「讓業者有足夠的空間」。

官員指出,太陽光電裝置容量20GW目標,6GW屬屋頂型,14GW則為地面型,目前全力衝刺地面型的漁電共生,初步盤點有7,985公頃用地,扣除環境敏感地區後,有5,000多公頃可以使用,希望簡化行政流程,劃設成綠能專區。

財政部國產署副署長游適銘指出,國產署修改太陽光電國有地標租案的招標文件後,國有非公用且為都市計畫土地面積約2.8萬公頃,但其中有些土地目前已在使用,因此必須等到國產署各區盤點後,才能夠掌握有多少公頃土地可供太陽光電使用。

過去國產署推動太陽光電國有地標租,主要以非都市土地、且使用度較低的邊緣土地,像農牧、水利、養殖用地等做為主要案源。國產署官員指出,目前已看到部分保護區內土地有良好標的,多半在中部,像2020年第四批光電標租的台中清水案,地點就在山邊的保護。

本新聞轉自:https://ctee.com.tw/news/policy/346134.html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